初级中药师考试指导知识:止血药的定义和作用机制
任何能促进血液凝固和止血的药物都叫止血药。它主要是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子或抑制抗凝血因子来促进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血、清营、凉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咯血、鼻衄、咯血、便血、血尿、崩漏以及外伤出血。
血液功能中有凝血和抗凝血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维持动态平衡,使血液既能在生理条件下在血管中循环,又能在受伤部位凝固止血。在病理状态下,上述平衡被破坏,或发生出血,或形成血栓和栓塞(体内凝血)。
止血是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三个重要因素: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如有创伤性出血,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在血管破裂处聚集破裂,释放缩血管物质和“凝血因子”,而部分凝血因子(因子ⅴ、ⅶ、ⅶ、ⅶ、ⅶ、ⅶ等。)也被激活参与凝血过程,于是形成血凝块,止血。另外,纤维蛋白形成后,血浆中的纤溶酶原在激活因子(组织激酶和尿激酶)的作用下变成纤溶酶(蛋白水解酶),能分解纤维蛋白,溶解血管中的血凝块,恢复局部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