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半的男孩经常半夜剧烈咳嗽,有时伴有呕吐,冬夏两季都会出现。
建议你采取抗过敏治疗,比如凯瑞坦糖浆和孟鲁司特片,外用哈穆迪斯贴片。不要滥用抗生素。感冒止咳糖浆,也叫芬尼根糖浆,主要用于止咳,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影响睡眠,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儿童应掌握剂量。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中医认为,宝宝气不充盈,皮肤虚弱,防御功能差,冷暖不知自我调节。极易受风、寒、热等外邪侵袭,有“寒咳”、“热咳”之分。只要家长能学会区分冷热咳嗽,缓解宝宝的咳嗽就不再是问题。
疾病的起因
感冒咳嗽
风寒发作,肺气失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
热咳嗽
风热侵肺,入内化为热,热灼津液,肺失清气,夏秋两季尤甚。
表示
感冒咳嗽
痰稀白,有泡沫,头痛,鼻塞,流涕,或伴有畏寒,畏寒,无汗,舌红,苔薄白,脉紧。
热咳嗽
痰黄稠,难咳出,咽干口渴,常伴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数浮。
治疗和护理
感冒咳嗽
处理
应该用散寒、宣肺、止咳的方法治疗。可以选择加减三拗汤。取麻黄、甘草各3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焦荞麦、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用水煎服,每日65,438+0剂。
中成药可以选择苏星止咳糖浆和小青龙口服液。
护理
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注意空气消毒,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雾和特殊气味的刺激。关注天气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空调房里要注意添衣,防止着凉,加重咳嗽。不要喝酒,尤其是夏天。
热咳嗽
处理
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时,可选用麻杏石干汤,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麦芽、浙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以是止咳枇杷糖浆、蛇胆贝母液、三味蛇胆贝母糖浆。
护理
像感冒咳嗽,家长要加强宝宝房间的卫生,温湿度适中,防止烟味和特殊气味的刺激。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东西。
食疗、脐疗、药浴
食疗
感冒咳嗽
生姜3片,大米30克。生姜洗净,切碎,和大米一起煮粥。65438+每日0 ~ 2剂,连用3 ~ 5天。能温脾胃,散寒气,益肺气。
热咳嗽
贝母5克,大米30克,糖适量。将贝母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加水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粥,熟时加入白糖,再煮一两次后服用,或将贝母研成粉末,每次取1g药粉,放入粥中服用,每日1-2剂,连续3-2次。能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肚脐疗法
感冒咳嗽
麻黄、阿莎丽、五味子、罂粟壳各10克,研成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与适量蜂蜜混合均匀,外敷于肚脐处,用敷料包裹,用胶带固定。每天换药1次,直到病情痊愈。能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热咳嗽
黄芩20克,鱼腥草15克,青黛10克,丹参10克。* * *研成细粉,装瓶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与适量蜂蜜混合均匀,外敷于肚脐处,用敷料包裹,用胶带固定。每天换药1次,直到病情痊愈。能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药浴
感冒咳嗽
选取适量生姜,洗净,放入药罐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加水煎煮取汁,放入浴缸中,温热时足浴,1剂量,每日两次,连服2-3天。能温肺散寒。
热咳嗽
麻黄5克,杏仁5克,甘草5克,大麦15克,石膏30克。如上用水浸泡取汁泡脚,每次15 ~ 30分钟,每日2 ~ 3次,每日1剂量,连续3 ~ 5天。能清热宣肺,止咳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