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医考试大纲
一般理论
第一章是中医的起源和发展。
评估要点
l、掌握中医、中药的含义。
2.掌握《神农本草经》、《本草经注》、《新修本草》、《郑雷本草》、《本草纲目》的出版日期、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第二章中药炮制
评估要点
1,处理的意思、方法、目的。
2.了解蜜烤、姜烤、醋烤、盐烤的意义。
第三章中医表演
评估要点
1,四气的含义、作用及应用。
2.五味的含义、功能和应用。
3.起伏的含义、作用和应用。
4.影响涨跌的因素。
5.归经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四章中药的应用
评估要点
1,掌握中药配伍、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剂量、特殊煎药方法的含义和内容(联系医学的各个理论)。
第五章抗外用药
评估要点
1,记住解表的含义,散风寒、散风热功效,解表药的应用、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葛根、柴胡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3.比较麻黄与桂枝、桑叶与菊花、葛根与柴胡的功效及应用异同。
4.了解麻黄配肉桂、桂枝配白芍、桂枝配茯苓的临床意义。
第六章解热药物
评估要点
1,掌握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的功效、应用、药理作用、剂量、用法、性能。2.记住清热药和各种清热药的含义、功效和应用。
3.了解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白头翁、生地、玄参、牡丹皮、败酱草、红藤的功效、主治及应用特点。
4.石膏与知母的比较:黄芩、黄连和黄柏;金银花和连翘;牡丹皮和赤芍;地黄和玄参功效及应用的异同。
5.了解石膏配知母、石膏配麻黄、石膏配牛膝、黄芩配柴胡、黄柏配知母的临床意义。
6.区分柴胡、柴胡、黄连、胡黄连的功效。
第七章戒毒
评估要点
1,记住泻药的含义、功效、适应症、分类、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大黄的性能、功效、应用、药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项及配伍。
第八章抗风湿药物
评估要点
1,掌握独活、威灵仙、木瓜、秦艽、防己、桑寄生、五加皮、川乌的功效和主治。
2.比较羌活和独活的功效及应用异同。
第九章祛湿药
评估要点
1,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的功效和主治。
2.比较苍术与厚朴、砂仁与砂仁的功效及应用异同。
3.掌握祛湿药的概念、功效和主治。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评估要点
1,全面掌握茯苓、薏苡仁的性能、功效、应用、药理作用及用量。
用法。
2.比较茯苓与猪苓、茯苓与薏苡仁的功效及应用异同。
3.了解茯苓配猪苓、茵陈配栀子、大黄、茯苓配白术,
黄芪的临床意义。
第十一章温里药
评估要点
1,全面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性能、功效、药理作用、应用、剂量和用法。
2.比较附子和干姜,干姜和干姜,附子和肉桂,白附子。
桂枝功效与应用的异同。
3、掌握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症。
4.了解干姜附片、人参附片的临床意义。
第十二章行气药
评估要点
1,掌握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
2.比较桔皮和青皮。
第十三章活血化瘀药
评估要点
1,掌握川芎、郁金、丹参、牛膝的功效、应用、药理作用、剂量和用法。
2.比较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桃仁与红花的功效及应用异同。
3.掌握活血化瘀药物的含义、作用和适应症。
第十四章止血药物
评估要点
掌握地榆、槐花、白茅根、三七、白芨、仙鹤草、艾叶的止血特性和出血证的特点,以及止血药物的分类和每一类包括哪些药物。
第十五章祛痰、止咳、平喘药物
评估要点
1,掌握祛痰、镇咳、平喘药物的含义、作用和适应症。
2.掌握半夏、天南星、贝母、瓜蒌的功效、应用、药理作用、用量及用法。
3.比较半夏与天南星、川贝母与浙贝母、葶苈子与桑白皮的功效及应用异同。
第十六章收涩药
评估要点
掌握五味子、山茱萸、乌梅的功效和主治。涩药的分类。
第十七章镇静剂
评估要点
1,掌握镇静剂的分类、性能和功效。
2.比较酸枣仁和侧柏仁的功效和应用异同。
第十八章平肝熄风药
评估要点
1,掌握羚羊角、天麻、牛黄的功效、应用、药理作用、剂量和用法。
2.平肝熄风药的分类及功效特点。
3.比较龙骨和牡蛎的功效和应用异同。
4、熟悉钩藤、羚羊角、牛黄的用法。
第十九章复苏药物
评估要点
麝香的功效、适应症和用法。
第二十章补药
评估要点
1,掌握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鹿茸、当归、白芍、熟地、龟板、鳖甲的功效、应用、药理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
2.比较:白术与苍术、杜仲与续断、天冬与麦冬、龟甲与鳖甲的功效及应用异同。
3.掌握参附、当归白芍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