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花中药
拼音姓名Shuǐjīn Huā
别名四块瓦(广西中兽药厂)、阿莎丽、豆皮香、白喉箭(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四叶双(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银线草(浙江常见草本植物)。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科的根和全草。
原多年生草本,高20 ~ 30厘米。茎节明显,节上生鳞状小叶。叶对生,通常两对生于茎末端,近纸质;叶片宽卵形或椭圆形,长4 ~ 65438±02厘米,宽2.5 ~ 5.5厘米,顶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锯齿状,齿尖有腺体;叶柄长1.6厘米。花序单生,穗状,长4 ~ 6厘米,有苞片,无花梗和花被;苞片倒卵形,先端3齿;雄蕊3枚,由药隔扩张愈合,中间2细胞,两侧1细胞,发育完全,顶端3裂,拉长成线形,长达2 ~ 3厘米,乳白色;子房卵形。果倒卵形。花期从4月到6月。结果期为6-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下或低山林中含腐殖质的潮湿草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广西中草药》:辛,温,微毒。
功能指示
祛风理气,活血化瘀。治疗风湿、痢疾、腹泻、胃痛、咳嗽、血痨、跌打损伤、疖肿。
用法用量:根:煎服,1 ~ 2元。外用:全草:捣实。
注意
①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记载:本品有毒,服用过量可引起呕吐。
②广西中草药:孕妇慎用。
附加处方
①治疗女子干血耗:鲜水晶花根五至六元,水煎,黄酒红糖酿。
②治跌打损伤后内伤腹痛呕吐:鲜水晶花根五至六元(干根减半),加青木香四至五元,水煎加蒸馏酒(适量),早晚两次,空腹服用。
③治胃痛或内伤疼痛:将水晶花根晒干三至四分钟,炒熟研成细粉吞服。
4治疥疮:用全草煎剂洗水晶花。(选方为《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出处来自《植物名实考辨》。
拼音姓名Shuǐjīn Huā
英文名称金粟兰根
别名黑细辛、四天王、土细辛、四大金刚、四瓦、平细辛、红草、四瓦对生叶、四叶对生。
来源
药材来源:金粟兰科植物的根或全草。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Chlanthus holostegius(手。玛兹。)裴et山。
采收与贮藏:秋季采收根和叶,洗净,晾干。
原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25-55cm。根茎横生,生出许多须根,有特殊气味。茎直立,一般不分枝,下部节有两片对生的鳞状叶。叶对生,通常茎顶端生4片叶,假轮生;叶柄长0.5-1.5厘米;鳞状叶宽卵形或三角形;托叶很小;叶片纸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锯齿状,齿尖有腺体,两侧无毛;6-8对侧脉。穗为顶生腋生,通常1-5聚集,总花梗长5-12cm;苞片宽卵形或近半圆形,不裂;白花;雄蕊3枚,药隔基部合生,着生于子房顶端柱头外,中央药隔有1 2室花药,药隔两侧有1 1室花药,药隔延伸成线形,长5-8毫米;子房卵形。核果倒卵形。* * *结果期为5-6月和7-8月。
栖息地分布
生态环境:在原始山谷的森林或灌木丛下。
资源分布: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性状鉴别根茎粗短,外观灰黄色,须根多。须根长4-15cm,直径2-4mm,表面深灰色。脆易断,果皮灰色,木质浅黄。气息微香,味微辛苦,舌微麻。
化学成分包括β-谷甾醇、胡萝卜苷、棕榈酸、金粟兰内酯C和秦皮啶-8-葡萄糖苷。
性质微苦;涩;性温度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祛瘀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又冷又冷;跌倒受伤;拉普拉斯算子;酸痛、肿胀和疼痛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6-9g;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适量,捣实。
注意
1.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记载:本品有毒,服用过量可引起呕吐。
2.《广西中草药》:孕妇慎用。
各派讨论广西中草药:祛风止痛,活血化瘀,消肿解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肠胃炎、菌痢、咳嗽、跌打损伤、肿痛、疮疖。
《中华本草》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