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需要经常准备的中药有哪些?家里的急救药箱里应该存放哪些药物?

日常生活中,家里需要准备一些常用的中药,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家里有人突然发烧或者感冒,也可以拿出来应急,不用忙。日常生活中家里需要准备哪些中药?家里的急救药箱里应该存放哪些药物?

1,推荐居家常备中医

1,玉米须:慢性肾炎患者

性质与功效:玉米须味甘、性平,有利尿、清热、平肝利胆的作用。

防病保健:慢性肾炎患者,宜将玉米须晒干50克,加温水600毫升,文火煎制20-30分钟。药液煮沸至300-400 ml时,去渣取汁,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

对于牙龈出血的患者,可将玉米须50g放入保温瓶中,用开水冲泡,加盖焖煮约10分钟,在1天内分批服用,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2、生地:经常便秘的人

性质与功效:生地性味甘、苦、寒,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之功。

防病保健:经常便秘的人不妨喝1杯生地黄蜂蜜水。具体做法是:取适量生地黄,加水浸泡30分钟,待液体稍凉后加入2勺蜂蜜,搅拌均匀。一般喝完要5 ~ 10分钟才能见效,是中医养生的必备之物。

3、山药:脾胃虚弱的孩子

性质与功效:山药味甘、性平,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之功。

防病保健:脾胃虚弱的孩子往往胃口不好,时不时会拉肚子。这时候让孩子多吃点山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山药对老年人肺气虚弱引起的慢性咳嗽、气短或肾气虚弱引起的腰酸腿软、夜尿频有一定疗效。对于病后身体虚弱,需要长期调养的人来说,山药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滋补品。

注意:汤和粥都可以。因为山药比较温和,可以长期食用。

4、枸杞:老年人夜间口干

枸杞的功效:枸杞味甘,性平。枸杞还有养肝明目、滋肾润肺的功效。老年人多吃对眼睛很好。

防病保健:如家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取枸杞适量,清水洗净,晾干,打碎,包装。每天服用20g,空腹服用两次。两个月就是1个疗程。

服药期间停止服用其他中西药;如果家里老人晚上口干,取枸杞30克,清水洗净,睡前咀嚼。一般需要10天才能生效。

2.其他家中存放的中药推荐。

1,陈皮

本品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胃痛、嗳气、恶心、呕吐。总是咳嗽,痰稀而白,用陈皮泡水化痰止咳也很有效。

2.阿胶

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作用。

手术(外伤)出血后,甚至月经后,吃点阿胶能立马补血。此外,阿胶对各种出血都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尤其是女性月经过多、崩漏。阿胶粘稠,脾胃虚弱的人服用后可能会感到消化不良。

3.薏苡仁

又名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味甘、淡、微寒,有利于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

岭南地区湿气重,可以用来煲汤,帮助祛湿。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虽然有健脾的作用,但毕竟是寒性的,所以阳虚体质怕冷的人不宜长期服用。

4.西洋参

又名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

熬夜后有没有头晕、喉咙痛、咳嗽的感觉?一杯西洋参茶能让你流口水。不得不说,西洋参性寒,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否则不仅不能滋补身体,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