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有什么偏方?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又可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如果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意义很大。如果是慢性阑尾炎,有急性阑尾炎病史,只是右下腹不适或隐痛,可由活动和饮食不当诱发。肠痈,发生在肠道的痈肿,起病急,多为上腹痛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刷痛(部分患者发病时有右下腹疼痛),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

方毅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由120克大蒜和60克芒硝组成。

适应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用法* * *捣烂如泥,大黄粉50克加醋调成糊状。清洁皮肤,用大黄醋代替。治疗时用1小纱布覆盖右下腹保护皮肤,然后在凡士林纱布上涂大蒜芒硝泥。放在痛处,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纱布垫1覆盖,用胶带固定,2小时后拆药,纱布垫如前用醋洗液覆盖,8小时后拆药。

如果涂抹后24小时不见效,可以涂抹1次。

季芳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由九里香草12g、酒200ml、糖适量组成。

主治:肠痈。

用法:将九里香的枝叶切细,干12g,鲜20g,加入米酒200ml,浸泡1 ~ 2天,过滤。每次喝5 ~ 10ml,每天两次服糖茶。

丰佐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65+05-60克,紫花地丁30克。选择其中的1加水煎煮;分3 ~ 4次服用,每日1剂量。

急性阑尾炎的适应症。

房寺

它由金银花12g、蒲公英和紫花地丁各15g、白花蛇舌草和大黄各10g、川楝子和牡丹皮各9g、赤芍10g和虎杖15g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的功能。

主治:热结型阑尾炎,主要症状为腹痛、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部皮肤挛缩或可触及肿块,伴有体热、口渴、纳差、腹胀、恶心呕吐、便秘或便溏不适、小便短赤、苔黄稀或厚腻、脉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吴芳

它由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和金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延胡索10克、木香和桃仁各9克、牡丹皮12克组成。

功能:清热、通腑、行气、活血。

主治:湿热瘀阻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为右下腹隐痛,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或先有上腹部疼痛,或先有脐周疼痛,后转移至右侧天枢穴附近,可伴有腹部皮肤挛缩、腹胀厌食、恶心、嗳气、低热、大便正常或秘密。舌苔薄白或同时黄白,脉弦滑、弦滑或细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刘放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由鲜马齿苋120克(干30克)、绿豆30-60克组成。

急性阑尾炎的适应症。

用法:煎汤,分2 ~ 3次服用。

方琦

来源《华佗神医秘方的真实故事》

由地榆20克、当归20克、黄芩20克、金银花20克、生薏苡仁30克、玄参20克、麦冬12克组成。

适应症为急性和慢性阑尾炎。

用水煎服。

声明称,急性患者1剂后痊愈,慢性患者4 ~ 6剂后大多痊愈。

方巴青兰液

来源谭方镜淇

由红花10g、桃仁10g、青皮10g、甘草10g、牡丹皮15g、白芍15g、花粉15g、生地15g、玄参组成。

功能:解毒化瘀,破积攻关。

主治:胃肠气滞,热毒炽盛。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金九普堂

出处是朱日升。

金银花30-60克、蒲公英30-60克、冬瓜子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下)。

主治阑尾炎。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重病患者每日服用2剂,每日4次。

方为阑尾炎

来源耿浩蒲芳

由陈皮10g、青皮10g、炒枳壳10g、连翘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乳香12g、川楝子20g、甘草65438组成。

功能:理气、清热、解毒、散结。

主治气热,解毒化滞。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世毅

由白芍18 ~ 45g,甘草、柴胡6 ~ 12g,枳壳、牡丹皮、黄柏10g组成。水煎3次,每日1剂量,严重者加倍剂量。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芳诗尔

包括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冬瓜籽30克、皂角刺15克、桃仁2克、当归12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芒硝10克。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通里攻毒,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1至2剂/日,每剂两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