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虚的中药有哪些?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肾虚的。肾虚是中医的病。肾虚会引起许多不适症状,如腰膝酸软、尿频、不孕等。中药有很好的补肾作用。那么,治疗肾虚的中药有哪些呢?哪些中药补肾效果好?通过这篇文章,边肖将向你介绍它。

1,治疗肾虚的中药

具有滋补壮阳作用的中药有很多,如附子、干姜、肉桂、肉苁蓉、仙茅、淫羊藿、阳起石、骨碎补、巴戟天、川芎、狗脊、补骨脂、山药、核桃仁、金樱子、益智仁、桑螵蛸、露比、菟丝子、鹿茸等。

肾为先天之本,具有主骨、生髓、藏精、纳气的功能。肾阳虚有畏寒肢冷、腰酸背痛、阳痿早泄、性欲减退、浮肿、小便少、面色晦暗、舌胖、小便长等症状。例如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为虚劳,对于肾阳虚引起的上述症状,应采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和方剂进行治疗。

临床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表现、症状、舌质、舌苔变化、脉象等情况加减药物。

如果伴有阳痿、早泄,芡实、金樱子、阳起石、莲子肉等。伴有水肿,常与泽泻、车前草、茯苓、猪苓等药配伍。

伴随小便过多,遗尿常与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等配伍。

当患者体虚、喘息、四肢冰冷时,常与附子、党参、黄芪、龙骨、牡蛎同用。

常用的补肾壮阳方剂有贵由丸、金匮肾气丸、缩泉丸、真武汤、五苓散等,可根据症状选用。

首先,贵由药丸

药物配方:熟地黄240g山药120g山茱萸(酒制)90g枸杞120g菟丝子120g鹿角胶120g杜仲(盐炒)120g肉桂60g当归90g附子(片制)60g。

主要功能:温补肾阳,补益精气。主治:肾阳不足、神疲乏力、四肢冰凉、阳痿、遗精、不孕、腰膝酸软、小便不利、四肢关节痛、周身浮肿;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食量少,或恶心腹胀,或恶心噎膈,或肚脐腹部多痛,或大便不实,腹泻频繁。

用法用量:顶端为细粉。先将熟地黄蒸成糊状,加入炼蜜制成药丸,大小如弹珠。每次服2 ~ 3粒,开水送服。现代用法:蜜丸,每丸重9克,成人每次服用1丸,每日2 ~ 3次。7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二、金匮肾气丸

配料:生地、山药、山茱萸(酒制)、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制)。辅料是蜂蜜。

【主治】温补肾阳,行气利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一片,一天两次。

第三,缩春丸

主治:补肾利尿。用于肾虚引起的尿频、夜遗尿。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 ~ 6克,一日三次。

四、真武汤

主治:太阳病出汗,难以理解。此人仍有发热、心悸、头晕、身体活动和振动。

用法:服五味,水八升,开水三升,每日七次。

五、五苓散

配料:去皮猪苓[12g]、去皮泽泻[20g]、白术[12g]、茯苓[12g]、桂枝[8g]。

适应症:

1.太阳病出汗后,出现出汗,胃干燥,烦躁睡不着,想喝水的人也要少喝,这样胃会更和谐。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止渴,则以此汤为主。2.中风发热,不解烦闷六七天,表里不一,口渴饮水,水进则吐,称为水逆。3.且伤寒已满,服泻心汤不可解,口渴易怒,小便不利。4.治疗各种湿脘痞满、饮水浮肿、呕吐泄泻、水寒射肺、或哮喘病、中暑烦渴、体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口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

用法:捣烂成粉,一日三次,取白饮一方寸匕首(6g),多饮温开水,汗自愈,如法。

2.补肾注意事项

①不及时补水。

研究发现,如果尿量过少,尿液中的毒素浓度会相应增加,不利于肾脏的健康。

②不及时排尿,憋尿。

这是很多人的不良习惯之一,而憋尿最大的危害之一就是可能会降低整个泌尿系统的抵抗力,严重影响肾功能,引发尿道炎、肾炎等疾病。

3多吃盐。

吃咸了,口渴后大量喝水,容易引起高血压,增加肾脏负担。

(4)蛋白质吃多了的人。

日常食用含蛋白质过多的食物,还会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可能导致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⑤滥用抗生素。

临床上很多药物都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尤其是抗生素。如果吃多了,也会对肾脏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比如日常止痛药就是威胁肾脏的重要药物之一。

6.少喝饮料。

不要喝太多饮料,因为饮料中含有咖啡因,有利尿作用,所以容易造成水分排出过多,使得越喝越渴;同时,过多的咖啡还会使血压升高,损害肾脏健康。

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良习惯,比如性生活频繁,熬夜等。,这些也是导致肾功能健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