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药夏枯草有什么功效吗?
由于夏枯草独特的生长特性,古人也用“生而纯阳,死于炎夏”这句话来形容夏枯草,可以说是非常形象了。
独特的生长特性也有助于夏枯草独特的药用特性。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注意到夏枯草的药用价值。
如最早的中医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说,夏枯草有“散瘤消肿,破积祛病”之功,对一些常见的无名结节、疮疡瘘管或经络瘀滞所致的肿块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滇南本草》中也明确指出,夏枯草有很好的“疏肝解郁,行气解郁”的功效,在清肝养肝方面也有很好的功效。
在现代,夏枯草有三个主要用途。一是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二是具有平肝阳、降血压、解痉的价值;第三,有行气解郁,化痰降火,消痈瘰疬的奇妙作用。
1和夏枯草在清肝明目中的应用
夏枯草有苦寒之功,主要入肝胆二经,对肝胆实热、郁火有很好的清解作用,而肝胆热毒旺盛,从炎症到先导的时间最容易引起各种眼病。
比如常见的眼睛发红、眼睛疼痛、眼皮发红等现象,大多是因为怒气冲向领导造成的。
在民间很多地方,人们都有采摘夏枯草泡茶的习惯,对清肝泻火、养肝明目有很好的作用。
在一些眼科古籍中也有明确记载,夏枯草具有“清肝止痛”的功效,常与香附、槐花配伍使用,具有良好的清肝热邪、缓解眼痛的功效。
2.夏枯草在平肝潜阳、降压解痉中的应用。
肝内热盛日久,肝阳上亢就会扰乱上焦。比如,中医认为,很多常见的高血压症状,或者是领导的头晕、抽搐,多是肝阳上亢扰乱领导所致。
夏枯草不仅具有清苦寒、泻肝火的功效,还具有辛散肝风的功效,可明显缓解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眩、肝风内动型痉挛抽搐等症状。
在中医中,夏枯草常与石决明、珍珠母、生地、决明子、僵蚕等药材配伍使用,以缓解上述情况,在降血压、解痉方面有一定的良好效果。
3.夏枯草在气滞化痰祛火、消瘰疬中的应用。
在现代,古人所说的痈瘰疬之病,一般是指体内无名结节、肿块等一些常见病。中医认为,这些无名结节、肿块多是体内气滞血瘀、痰火蕴结、经络瘀滞所致。
但夏枯草在帮助人们清肝热、疏肝理气、疏肝解郁方面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夏枯草为药,与其他有证药物配伍,往往具有良好的消肿散结作用。
比如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引起的一些疾病等。常用中药有当归、香附、浙贝母、白芥子、玄参、山慈菇、莪术等。具有明显的消瘤散瘰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