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简介
2英文参考玫瑰花[朗道汉英词典]
玫瑰花[湘雅医学词典]
湘雅医学词典
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玫瑰花[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玫瑰概述
玫瑰花是中药的名称,由姚明柯城的《食品本草》出版。它是玫瑰的干燥花蕾。蔷薇科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该中药的药典标准。
4拉丁学名玫瑰花(La)(中药术语(2004))
5英文名rose flower(中医术语(2004))
玫瑰
玫瑰的别名是湖花和刺玫蔷薇。
流浪花、写花、刺梨花[2]。
7.玫瑰的原料是玫瑰。,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最早盛开的花[2]。
玫瑰是玫瑰的干燥花蕾。蔷薇科的[1]。
原始植物形态的落叶灌木,高约2米。茎和枝有皮刺,腺毛和密被长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 ~ 9片,卵圆形或椭圆形倒卵形,长2 ~ 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下面密被灰毛和腺体;叶柄和叶轴有绒毛、刚毛和皮刺;托叶多附着在叶柄上,边缘有腺点;叶柄基部的刺通常是成对的。花单生或丛生,香味浓郁;萼片5,披针形;花瓣5或重瓣,紫红色到白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花托边缘;雌蕊多数,包在花托里。玫瑰果实扁圆形,砖红色,直径2 ~ 2.5厘米,花期5 ~ 8月,果期6 ~ 9月。
生于山坡和山谷,到处都有栽培。
9玫瑰分布在东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
玫瑰主要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2]。
10采收及初加工花在春末夏初分批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11生药学玫瑰花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 ~ 2.5厘米。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者褐绿色,被微柔毛;花瓣大多皱缩,展平后呈宽椭圆形,排列如香瓦,呈紫色或褐色。又轻又脆。气息芬芳。
12化学成分玫瑰花含有挥发油,主要是苯乙醇、香茅醇、香叶醇、橙花醇、丁香酚。
13子午玫瑰热带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脾经[2]。
14功效与主治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气痛、食少、呕吐、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调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膈胀满、胁肋胀痛、腹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腹泻、肝气郁结所致的外伤瘀血疼痛等[2]。
15玫瑰用法用量:3 ~ 10g [2]。
16化学成分玫瑰花含有挥发油(玫瑰油),其中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香叶醇等。,还有槲皮苷,苦味和单宁[2]。
17药理作用玫瑰花提取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白血病病毒、T细胞白血病病毒有抗病毒作用[2]。
玫瑰油中含有的成分具有抗菌和健胃的作用[2]。
18玫瑰药典标准18.1玫瑰名称
玫瑰花
罗萨·鲁戈塞·FLOS
18.2来源本品为玫瑰花的干燥花蕾。蔷薇科的。春末夏初,花开的时候会分批采摘,及时低温烘干。
18.3特征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7 ~ 1.5厘米。剩下的花梗被微柔毛,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者褐绿色,被微柔毛;花瓣大多皱缩,展平后呈宽椭圆形,呈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褐色;雄蕊多数,黄棕色;花柱很多,柱头在花托处呈头状,略突出,比雄蕊短。又轻又脆。气又香又苦。
18.4本产品的萼片特征为非腺毛密集,单细胞,多弯曲,长136 ~ 680μ m,壁厚,木质化。腺毛头部多细胞,扁圆形,直径64 ~ 180 um,柄多细胞多列,长50 ~ 340微米,基部有时可见单细胞分支。草酸钙团簇的直径为9 ~ 25 μ m
18.5检查18.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附录VI H中第一种方法)。
18.5.2总灰分不得超过7.0%(附录ⅸ k)。
18.6浸出物应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附录X A)项下用热浸法测定,以20%乙醇为溶剂,不得少于28.0%。
18.7性味、归经甘,微苦,性温。入肝脾经。
18.8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可用于治疗肝胃气痛、少食、呕吐、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18.9用法用量3 ~ 6g。
18.10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18.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