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概要

中医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并逐渐了解了各种农作物和自然事物的性质,开始了解它们的药性。所谓“味”,是指当时所用的药物都是经过人体试验,了解其治疗效果。而且一种药可以治两种截然相反的病,这是一些中药奇怪的地方。比如当归可以治疗月经过多或月经量少,五味子有升血糖和降血糖的双重作用,三七和白药有止血活血的作用。

本草的含义古人说“药为最,药以草为本”。因为中药的来源多为植物药,也是最常用的,所以药学自古就有“本草”之称。本草书籍和文献非常丰富,记载了中国人民在发明和发展药物方面的智慧创造和杰出贡献,并被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到了近代,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本草逐渐改名为“中药学”。

因为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的药物多为植物,其中草本植物最多,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著作几乎都称为“本草”。我国最早的药理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出现在汉代。书中收录了365种药物,由多位医家先后撰写而成。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整理出新发现的药物365种,并加以补充,编成《本草笔记集》。唐宋时期,朝廷曾组织专人整理、修订中药学书籍。唐代苏静等人编纂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药典。明代李时珍撰写了《本草纲目》,共52卷,* * *载有1892种药物,1160张图纸。这部巨著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药物学是历代不断丰富和补充前人著作的结果。

至于中药房,也叫汉药房本身。它起源于古代汉族,由古代汉族学者发展而来。其基本理论体系也是在古代汉族中形成的,属于汉文化体系。

在中国民族医学中,除了中医以外,还有藏医、苗医、傣医、蒙医、维吾尔医和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