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山东有个画家叫刘智?

刘志(1921~1994),济宁市汶上军屯乡七堰村人,画家,书画鉴定师。原名刘穆正,字中,后简化为刘仲中,后又简化为刘智。晚上南池老人,妙居士等。,还用91老汉、一枝、雪海、习之的字体名字落款。

刘智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起初,他爷爷在一个上海人开的中药房做经理,利润丰厚。他的老板把这个生意作为礼物送给了济宁,从此自己的店铺好了。当他的父亲刘小源重聚时,生意更加兴隆了。这就是民国时期济宁著名的“鑫泰药店”。刘三世单传,父亲潜心培养他学会经商,但从小“爱画入骨髓”的刘智对经商毫无兴趣。16岁,娶了退休官僚何国华的女儿。何同康为人友善,省去了康的许多话。公公收藏的名人字画,都是刘智欣赏临摹的,“志中”二字送给他。

济宁这座古城文风浓厚,刘智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当我在后庙小学读书时,我受到了我们学校孙老师的启发。孙不仅擅长书画,而且国学功底深厚。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孙仍记得刘智,并从台湾省写下“二画片见,正统法固,笔墨胜于体”。

刘上初中的时候,著名学者刘振清回到家乡济宁教书。刘智正式拜刘振清为师,开始了严格的训练。他悟出了笔墨的奥秘,直奔书画的正轨。刘震清的修养对刘一生学画至关重要。

1937抗日救亡图存,后来成为长安画派领袖的赵望云来到集宁,大街上贴满了他画的抗日大字报。刘贞清带着刘智去见赵。赵很欣赏刘智的才华,当即赠送了两本画册,都是田园速写,其中一本有冯玉祥题写的诗。刘智问赵,“望云”是什么意思?赵回道,“画画的时候看窗外的云……”其间,赵对刘智进行了悉心指导。

同年,刘志去济南读高中,刘振清介绍刘志跟关松平学画。关创办济南中国画学会,收藏丰富。刘智在这里欣赏他的杰作。关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刘的寒假里,关对刘说:“等你过完春节回来,我就要死了。到时候你可以跟我哥关友生学画。”当时刘智对此并不太了解。不出所料,关松平在开学后已经过世,于是被同学关天旭介绍给关友生,跟这个“极其善良,却是艺术天才”、“可爱的人”(老舍语)学画。

1951年,经妹夫何亚述(天津大学教授)介绍,刘智拜为师,住在陈家,日夜与大师做伴。陈是20世纪20年代北平画坛领袖金贝楼的关门弟子。他精通山水、人物、花鸟和动物。22岁时,他成为吉尼斯画圈的领袖,被称为“活着的唐伯虎”。

在大师的感召和名家的熏陶下,热爱书画的刘智越来越好。到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已经在济宁享有盛名。

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刘智在书法、绘画、鉴定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书法以草书为主,优美动听;偶尔在小字里,字是珠玉;篆书标新立异,却也不易。山水崇尚文人画,笔触朴实,韵味深长。它尤其擅长倪云林一路,它的意境是“苍凉的”。晚年变法对传统笔墨有所突破,成为奇葩,精工达到一品。七十后,品花鸟,其乐无穷。刘擅长水墨画,很少强调色彩,但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的国画强调色彩,有油画效果。我还用树枝当代笔,边玩边画,也展现了笔墨的魅力,让观众大吃一惊。怪,但不怪,是书画艺术综合修养造成的。

书画鉴定特别深刻,往往卷轴还没完全展出,真假就知道了。理论开门见山,让人叹服。藏家遇到问题,往往会找刘志敬帮忙。在“文革”的乱世中,刘邦仁鉴定并购买了许多古代字画,一些稀世珍宝竟从造纸厂的废纸堆中被挑了出来,使国宝免于纸浆。

在刘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油桐树。刘志昌经常和徒弟、朋友在树下聊天。因为他选择了书房的名字“童音书店”,谐音。刘智的作品给人看,很容易画出“同音字”,甚至是不求而给,这是凡人不容易要求的。由于某种原因,世人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刘智不收藏名人字画,喜欢送人。黑伯龙赠四尺佳作,借而不还。朋友对他不公平,刘智也不在乎。淡泊名利的刘智从不与人争斗,这是众所周知的。

饱经时代风霜,刘智的后半生坎坷而低调。过着简朴的生活,潜心佛学,法名“妙俗人”。治理“三多书屋”的印刷面,就是要多交好关系,多听法音,多练习。

上世纪80年代初,武中奇在济南偶然发现了一幅刘智的书法作品。他再三称赞,寄信求字,并附赠自己两本书。朱复戡来到济宁,对徒弟说:“济宁有个刘智”。黑地狱犬甚至夸口说“真的是个角落”。魏启后评价说:“有笔墨,格调高。时至今日,山东省仍有这一水平。有机会在济宁见面。我们语言相通,可惜我老了。”1991有朋友带了一本刘的书去济南,被山东省政府收藏,并颁发了纪念证书。

晚年,刘智为西学东渐、国学衰落、毕生心血付之东流而忧心忡忡。1986年冬天,一个刘姓小伙子上门求教,言语投机。刘觉得有缘,这叫忘年交,于是寄托了心愿。从此,刘智致力于教学生活,讲解名作,示范古法,做出了各种风格的示范画,包括代代相传的《刘智山水画谱》、《刘智画语录》。

1994 165438+10月28日,刘志贤去世。人们珍惜他的道德知识,珍惜他的字画字迹,哪怕是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