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疾病别名4疾病分类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5.1轻度5.2中度5.3重度5.4其他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6.1病史6.2高血压6.3尿蛋白6.4水肿6.5辅助检查7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7.1药物治疗7.1痉挛7.1低血压7.6 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65438+ 00参考附件:1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中成药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药物1拼音rèn shēn gāo Xuèyājíbìng ng

2概述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安全[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后,病理基础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和外周循环阻力增加[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据报道,其致病因素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母胎免疫平衡失衡、血浆钙浓度不足、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失衡有关[1]。

高危因素有:30岁以上孕妇,初产妇,体重指数大于24,多胎妊娠;精神压力过大;有家族性高血压史;冷* * *;营养不良[1]。

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体重快速增加都是妊娠高血压的症状。如果症状加重,对母子都是相当危险的。注意体重管理,饮食清淡均衡,休息充足,都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3疾病别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妇产科疾病分类

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分类

分类

临床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

BP≥140/90mmHg,最早出现在孕期,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分娩后才能确诊。

轻度子痫前期

BP≥140/90mmHg,出现在怀孕20周后;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重度子痫前期

BP≥160/110 mmhg,尿蛋白≥2.0g/24h或(++),血肌酐>;106μmol/L,血小板

血清ALT或AST升高;

持续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的上腹部不适。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24小时尿蛋白>;2g

血清肌酐升高

少尿,24小时尿

肺水肿

微血管病溶血性

血小板减少

肝细胞功能障碍(血清转氨酶AST和ALT升高)

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症状提示明显的外周器官受累(头痛、视力障碍、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

子痫

子痫前期孕妇的惊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无尿蛋白,若有尿蛋白≥300mg/24h;

高血压孕妇突然增加尿蛋白,进一步增加血压或血小板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孕前或孕后首次确诊高血压,产后12周后继续。

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度:

5.1轻度血压升高超过17.3/12 kPa(130/90 mmHg),或比基础血压高4/2 kPa (30/15 mmHg),可伴有轻度蛋白尿或水肿。

5.2中度血压不超过21.3/14.6千帕(160/110毫米汞柱),蛋白尿(+),或伴有水肿和头晕等轻度症状。

5.3重度子痫前期,血压≥21.3/14.6 kPa(160/110 mmHg)或蛋白尿(++~++),伴有水肿、头痛等自觉症状,有上述三项中的两项。

②子痫,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惊厥和/或昏迷。

5.4其他①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②妊娠水肿:大腿及以上水肿,或隐性水肿(每周增重lkg)。

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6.1有病史的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或临床症状[1]。

6.2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间隔6小时以上,血压升高两次[1]。

6.3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0mg或至少相隔6小时在两次随机尿检中,尿蛋白定性为(+)[1]。

6.4水肿孕妇体重增加≥0.9kg/周或2.7kg/月[1]。

6.5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液粘度、凝血功能的辅助检查[1]。

肝肾功能、尿常规、尿比重、尿蛋白、心电图、眼底检查、腹部b超等。[1].

中、重度PIH除常规检查外,还应检查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血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钠、氯、红细胞体积、血浆蛋白定量等。

当怀疑DIC时,应检查3P试验、纤维蛋白原定量、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

眼底和心电图检查。

围产期应监测胎儿和胎盘的中重度PIH。

7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7.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解痉、降压和镇静。

解痉首选7.1.1,25%溶液20ml用5% ~ 10%葡萄糖100ml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然后缓慢静脉滴注2 ~ 3小时。根据病情轻重,每天静脉滴注3 ~ 4组,总量20g。

注意:以每小时1 ~ 2g的速度静脉滴注硫酸镁,同时监测呼吸、膝腱反射和尿量,警惕镁中毒[1]。

7.1.2平均动脉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 [1]时应给予降压药。

(1)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30mg,每日1 ~ 2次[1]。

(2)硝普钠:一种速效扩血管药,当少数重度妊高征患者对上述治疗不满意时,可在严密观察下使用[1]。

使用前将本品50毫克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用避光输液瓶[1]静脉滴注。溶液的存放和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溶液中不得加入其他药物[1]。按体重每分钟0.5μg/kg,根据治疗反应,逐步调整剂量。通常剂量为每分钟3μg/kg,最大为每分钟10μg/kg,总量为3500μg/kg[1]。

因为硝普钠的代谢产物对胎儿有毒性作用,所以孕期不宜用药[1]。

(3)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以每分钟0.05 ~ 0.1 mg/kg的速度静脉滴注[1]。

7.1.3镇静剂地西泮2.5 ~ 5毫克口服,一日三次;或者10mg肌肉注射[1]。

7.2门诊轻度治疗,每周复查一次,根据病情服用降压药和利尿药。

7.3中度门诊治疗无效,应住院治疗。

7.4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患者必须住院治疗。

(1)一般治疗:①卧床休息,左侧卧位。(2)环境安静,避免声、光* * *,保持愉快。(3)高蛋白饮食,除水肿明显或发展较快者外,一般不限盐。

(2)药物治疗:①解痉首选硫酸镁。首剂25%硫酸镁(20ml)加80 ~ 65,438+000 ml葡萄糖溶液,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在60 ~ 80 ml的25%硫酸镁中加入1000ml的5%葡萄糖溶液,以L ~ 2g/h的速度观察镁中毒症状,如出现立即停药。②降压药:硫酸镁治疗后血压仍高于26.6/14.7 kpa(200/110/mmhg)时,可口服肼酞嗪或肼酞嗪10 ~ 25mg,3次/d,或肼酞嗪5 ~ 20mg溶于水。③镇静剂:尽量少用镇静剂。对神经紧张、睡眠差者,肌注地西泮10mg,或口服苯巴比妥0.03g,3次/d,或异丙嗪25mg,3次/d,必要时静脉注射哌替啶50 ~ 100 mg。硫酸镁降压效果不明显时,也可肌注或口服氯丙嗪25mg。④利尿剂:以下情况应给予利尿剂:1)全身水肿,剧烈头痛提示脑水肿、视网膜水肿、渗出,尿量小于30 ml/h..2)心力衰竭、肺水肿或慢性肾炎和慢性高血压的症状。3)血容量过多,红细胞压积< 30%。常用利尿剂有:氢氯噻嗪25mg,3次/d,尿量少时速尿20 ~ 40 mg肌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6 ~ 8小时;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在65,438+0/2 h内静脉滴注250ml 20%甘露醇,必要时6-8 h后重复,随后静脉滴注500ml 65,438+00%葡萄糖溶液或500ml右旋糖酐。在给予利尿剂的同时,注意补钾。⑤如果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应考虑肝素治疗(详见第7章第5章)。

(3)妊娠的处理:①若病情好转稳定,可继续妊娠至37周后引产;以下情况,不论孕周,征得家属同意紧急终止妊娠:1)如子痫控制在2 ~ 8小时,对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应进行剖宫产;2)眼底出血、水肿或视网膜脱离;3)积极治疗后,血压持续下降,有意识症状;4)少尿或无尿;5)黄疸。②孕龄小于36周,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低。如需终止妊娠,可在引产前48小时肌内或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20 ~ 30 mg,以加速胎肺成熟。③妊娠超过37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有所改善,估计胎儿已成熟,或妊娠超过34周,并伴有慢性高血压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应终止妊娠(IUGR)。④引产方法视病情而定。

(4)产时处理:为使产妇安静,血压平稳,可在第一产程适当给予镇静剂。缩短第二产程。分娩后立即测量产妇血压,肌注哌替啶100mg或地西泮10 ~ 20mg;注射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

(5)产褥期处理:①预防第二产程后继发循环衰竭。②产后24小时内仍应积极预防产后子痫,继续硫酸镁和降压药治疗。

7.5控制子痫(1)惊厥,可选用或合用以下药物:①哌替啶100mg或地西泮10 ~ 20 mg肌肉注射,或加入静脉输液管内滴注;苯巴比妥0.1 ~ 0.2g肌肉注射。②硫酸镁、降压药、利尿剂的应用同子痫前期。

(2)吸氧、禁食和留置导尿管。

(3)根据病情和血检结果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2 ~ 4 mg/kg,然后根据血气分析或CO2结合力测定结果计算供给量。

(4)对于多次抽搐或昏迷者,给予能量合剂。

(5)抗生素预防感染。

(6)对于病情较重,经常惊厥,短期内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急诊剖宫产是可行的。

(7)并发症的治疗:肺水肿、左心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性肺炎、DIC的治疗请参考相关章节。

7.6扩容疗法1。原则?解痉基础上的膨胀,膨胀基础上的脱水,胶体溶液比晶体溶液好。

2.适应症?①红细胞体积> 35%,尿素氮7.1.4 mmol/l②全血粘度比< 3.6 ~ 3.7,血浆粘度比> 1.6 ~ 1.7。③血小板计数下降。④尿液比重1.020。

3.膨胀剂?右旋糖酐500 ~ 1000毫升静脉注射,或500毫升平衡液和500 ~ 1000毫升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每日总量不超过2000毫升。对于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患者,应使用全血或血浆蛋白作为扩容剂。

4.注意事项?(1)红细胞体积应在扩容过程中反复测定;(2)脑水肿、视网膜水肿体征,扩容后尿量< 30 ml/h,停止扩容,给予脱水剂;③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全身水肿、肾功能不全者不宜扩大;④扩容后血浓度无法纠正,红细胞体积仍高,说明疗效不好,应终止妊娠。

7.7硫酸镁注射液1的注意事项。以下情况不允许注射:①24h尿量小于< 600ml或小于30ml/h;②膝腱反射消失;③呼吸< 16次/分。

2.在注射盘中准备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l0ml和注射器。如果出现呼吸抑制,立即进行静脉注射。

3.静脉注射速度应不低于每剂30分钟。肌肉注射应选择深层肌肉。先注射0.5% ~ 1%普鲁卡因5ml,再用同一针头轻轻抽出,再注射20% ~ 25%硫酸镁10 ~ 20 ml。局部区域应覆盖无菌敷料,以帮助吸收。

4.及时终止妊娠

根据病情、治疗效果、孕周、胎儿体重、肺成熟度等综合考虑终止妊娠。

(1)适应症:①母亲:血压持续升高,体重迅速增加,全身水肿,头痛或上腹痛持续加重,血小板持续下降,肝酶升高伴溶血性贫血,少尿,肌酐、尿素氮高于正常值。②胎儿方面:IUGR,电子监护NST无反应,超声检查生物物理评分≤5分,羊水平段< 3 cm,指数< 8 cm,脐动脉血流图S/D > 3。

(2)时机:如果危重病治疗无效,无论任何孕周都应终止妊娠。如果治疗好转,病情稳定,可酌情在37周终止妊娠。妊娠≥37周应终止妊娠。

(3)方式:根据病情、孕周、宫颈评分采取不同方法引产。①妊娠< 28周可引产。②妊娠28周以上,应根据病情、胎儿大小、肺成熟度、宫颈成熟度决定引产或剖宫产。

7.8注意事项1。关注患者自觉症状[1]。

2.警惕隐性水肿的发生,即孕妇体重增加过多[1]。

3.监测24小时尿蛋白量和血浆蛋白浓度[1]。

4.监测双肺心率和呼吸音,控制一天静脉输液总量,避免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1]。

8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1。患者宜住单间,避声避光,注意保暖通风,休息睡眠时取左侧卧位。

2.密切注意抽搐的先兆。一旦发生,立即放入开口器,防止咬唇。

3.惊厥或昏迷期间禁食,防止从床上掉下来,将头转向一侧,吸出咽喉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留置导尿管。

4.量血压、脉搏、呼吸1/2 ~ 4h,量体温1/4h。

5.建立重症监护记录,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液体流入流出、惊厥起止时间、各种治疗反应和患者病情变化。

6.听胎心音1/2 ~ 4h,产程中做好常规护理,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7.产后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防止产后出血和抽搐。

9预防妊娠高血压1。做好孕前准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比如跑步,做健美操。

2.均衡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保持在18 ~ 24.5之间。

3.从怀孕第20周开始,孕妇应监测自己的血压、体重和每日尿量,当血压>时;130/90mmHg,或每周体重增加超过1Kg或每日排尿量少于600ml。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应该马上去医院。

4.出现轻微症状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加强休息。

5.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钙的食物和蔬菜,逐步减少钠盐的摄入。但不宜突然减量,以免引起低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