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颗粒和内含物的区别

细胞内的内容物一般以以下三种形式存在:液体,如粘液、挥发油等;晶体,例如各种草酸钙晶体;固体,如淀粉颗粒。蛋白质和其他多糖看起来类似淀粉颗粒,所以很容易加入稀碘溶液。

统计、观察和描述

显微镜下观察粉末时,应先制成稀碘溶液观察片、50%甘油乙醇片或斯蒂格利茨溶液片。每张最好做3张,每张粉的观察数为4 ~ 6个视场;每个视图描绘3 ~ 5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淀粉粒;每个记录其形状、直径、长度和直径,以及有无纹层和脐点;用显微镜画一张图,图文要一致;至少要测定50个以上的淀粉颗粒,统计后取最高和最低的数据;不同的形式要有各自的代表,才能体现出这类中药的特色。

不同科药用植物的组织存在形态差异,用淀粉颗粒作为植物中药显微鉴别的指标是可靠的。如蓼科大黄,单个淀粉粒呈球形或长方形,直径5 ~ 32微米,脐点多呈星形,复合颗粒由2 ~ 5 (~ 7)个颗粒组成;川贝母(百合科)淀粉粒圆三角形、三角椭圆形、壳状、宽椭圆形,直径5-56微米,纹层清晰稀疏,多数脐点不明显,少数点状,可见两个脐点。大戟科植物甘遂,淀粉粒呈球形、类球形、半球形、肾形,直径3 ~ 16微米,层次感不明显,脐点状、人字形、三叉状。

属于不同种类的中草药,其淀粉颗粒形态相似,但大小不同。如乌头属植物的母根中,淀粉粒呈球形、长圆形,多数颗粒呈半圆形或盔状,单个粒径2 ~ 23微米;保山乌头的块根属于同一植物,淀粉粒形态与附子基本相同,但直径为6 ~ 40微米。有些带皮的中药含有或不含淀粉颗粒,可以通过有无淀粉颗粒来区分。例如豆科植物合欢皮中的淀粉粒非常小,直径为3-6微米,而红毛五加的组织中不含淀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