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介绍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陈皮别名7来源8产地9性味归经10功效与主治11化学成分1 2陈皮的药理作用13.1陈皮药典标准13.2来源134鉴别13.5检查13.5.1水分13.5.2黄曲霉毒素的测定13.6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13.6.2。13.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3.6.4含量测定方法13.7陈皮饮片13.7.1炮制13.7.2含量测定13.7.3鉴别。查13.7.4性味归经13.7.5功能主治13.7.6用法用量13.7.7贮藏13.8产地14参考:1陈皮的用途。药方2用中药陈皮中成药3陈皮*陈皮古籍中的药物说明1拼音chén pí

2英文参考陈皮[朗道汉英词典]

陈皮[湘雅医学词典]

橘皮[湘雅医学词典]

陈皮[湘雅医学词典]

中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陈皮【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概述陈皮是中药的名称,《食疗本草》出版。是《神农本草经》[1]中记载的橘皮的方名。橘皮是芸香科植物柑橘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成熟果皮[2]。

4拉丁名称陈皮(La)(中药术语(2004))

5英文名称陈皮(中药术语(2004))

陈皮的6个别名:橘皮、红皮、黄皮[3]。

七源陈皮是芸香科柑橘及其变种的成熟果皮[3]。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柑橘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成熟果皮[2]。

8产地陈皮主要产于四川、浙江、福建等地[3]。

9.陈皮味辛、苦、温。入脾肺经[3]。

10功效与主治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3]。

陈皮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煎服,3-9g [3]。

陈皮治湿痰瘀,胸痹,咳嗽痰多::煎服,3 ~ 9g [3]。

陈皮用于治疗烧伤。新鲜的桔子皮捣碎,装瓶液化,然后每天几次浸入伤口[3]。

陈皮是眼科常用的理气药,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

(1)用于脾胃气滞,或脾失健运所致的小儿疳积,症见腹胀、疼痛、腹泻、不思饮食。常与黄连、建曲、固亚同用。

(2)用于水湿壅滞或痰湿壅滞所致的痰核、视物模糊、视力异常等。通常与茯苓、半夏同用。

11化学成分柑桔外果皮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还含有橙皮苷、新橙皮苷、桔青霉素、桔霉素和5-去甲基桔霉素[3]。

12药理作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轻度* *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消除肠气堆积,有轻微祛痰作用[3]。

橙皮苷类似于维生素P,具有抗炎、抗胃溃疡形成和利胆作用[3]。

维生素B1含量丰富,在动物体内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

陈皮汤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有一定解痉作用[3]。

13陈皮13.1的药典标准称为陈皮。

陈皮

CITRI陈皮

13.2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陈皮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皮”。采摘成熟果实,去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13.3性状13.3.1陈皮常被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为不规则薄片,厚度为1 ~ 4 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褐色,有细皱纹和凹陷的点状油腔;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具黄白色或黄褐色纤维状维管束。质量稍硬易碎。气味芳香,味道辛辣苦涩。

13.3.2陈皮通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薄均匀,约1mm。点状油室大,透明,对光清晰。质量更软。

13.4鉴别(1)本品粉末为黄白色至黄棕色。中果皮薄壁组织多,细胞形状不规则,壁厚不均,部分呈串珠状。果皮表皮细胞表面呈多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垂壁略厚,气孔圆形,直径18 ~ 26微米,次生保卫细胞不清楚。从侧面看,它由角质层和外径向壁增厚。草酸钙的方形晶体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呈多面体、菱形或双锥形,直径3 ~ 34微米,长5 ~ 53 μ m,部分细胞含有平行孪晶或由两个多面体组成的3 ~ 5个方形晶体。橙皮苷晶体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黄色或无色,圆形或无定形,部分可见放射状条纹。螺纹导管、纹孔导管、网状导管和管胞较小。

(2)取本品粉末0.3g,加入10ml甲醇,加热回流20min,过滤,取5ml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张用0.5%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 17: 13)为展开剂,展开至约3cm,取出晾干,再用甲苯乙酸。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3.5检查13.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附录ⅸ h第二种方法)。

13.5.2按黄曲霉毒素测定方法(附录VII V)测定黄曲霉毒素。

取本品粉末约5g(过2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按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项下供试品制备方法测定,计算。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超过5μg,黄曲霉毒素G2、黄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总量不得超过10 μ g..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3.6的含量(附录ⅵ d)。

13.6.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和醋酸水(35: 4: 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纳米。理论塔板数以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13.6.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

13.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80 ml石油醚(60 ~ 90℃),加热回流2 ~ 3小时,除去石油醚,蒸发残渣,加入80ml甲醇,加热回流至浸膏无色,放冷,滤过,即得。

13.6.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以干品计,本品含橙皮苷(C28H34015)不得少于3.5%。

13.7陈皮片13.7.1去杂,喷水,充分湿润,切丝,晾干。

该产品呈不规则的条状或丝状。外表面橙红色或红褐色,有细皱纹和凹陷的点状油腔。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具黄白色或黄褐色纤维状维管束。气味芳香,味道辛辣苦涩。

13.7.2含量与药材相同,橙皮苷(C28H34O15)含量不得少于2.5%。

13.7.3相同药材的鉴别和检验。

13.7.4性味苦、辛、温归经。入肺经、脾经。

13.7.5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祛湿化痰。用于腹胀、纳差、呕吐腹泻、咳嗽痰多。

13.7.6用法用量3 ~ 10g。

13.7.7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和虫蛀。

注:栽培品种主要有‘茶尺蠖’、‘大红袍’、‘温州蜜柑’和‘福聚蜜柑’。

13.8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