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去医院如何减少交叉感染?

中医药局卫生健康委员会:

完善门诊区域发热病人的隔离处置流程,确保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有效运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提供网上或电话咨询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可适当延长处方剂量,减少患者来院次数。对于春节后预约住院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延迟入院时间。非急诊手术应延期,并向患者解释。

关于应对2020年春节假期后就医高峰的通知

国卫办韩毅[2020]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局: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集中医疗资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许多医疗机构承担了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2020年春节假期后,各地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将迎来人民群众日就诊高峰,任务更加艰巨。为合理引导患者,防止疫情扩散,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有序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第一,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配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要统筹配置辖区内医疗资源,依托医联体和县级医疗机构,加强分级诊疗,及时疏导医疗群众,防止疫情扩散。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制定应对春节假期后群众就诊高峰的具体工作方案,完善预检分诊、门急诊、住院等关键环节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和医用物资调配,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防控要求,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

第二,加强门急诊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所有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详细询问发热病人流行病学史,完善门诊发热病人隔离处置流程,确保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有效运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可适当提高预约门诊号源比例,严格控制门诊间加号,优先接收急诊和危重患者,引导患者错峰就诊,非急诊暂时停止就诊,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聚集。严格控制门诊等候区,必要时进行封闭管理,严格实行“一人一诊室”,避免患者二次聚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提供网上或电话咨询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可适当延长处方剂量,减少患者来院次数。

第三,加强住院和手术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预留足够的隔离病房,必要时改造其他病房。对于春节后预约住院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延迟入院时间。加强医疗机构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原则上,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得离开病房。仅对真正需要押运的人员安排1固定押运人员,并对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和有效保护。合理控制手术次数,根据手术指征安排手术时间,非急诊手术延期,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解释。

四、加强医疗机构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指南》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常用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南》,做好消毒防护、手卫生、门诊管理、病房管理等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疑似和确诊病例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新诊疗方案,在具备有效隔离防护条件的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需要转运至指定医院治疗的,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急救中心按照相关程序转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65438+2020年10月29日

(信息披露形式:自愿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