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杨树根皮的功效与作用

杨树根皮

(四川中医年鉴)

异名杨树皮(分类草药学)。

来源是杨柳科山杨的根皮。有关植物形态的详细内容,请参考“杨树树皮”一文。

春季采挖。

性苦性平。

①药材分类:“涩,微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肺热咳嗽、淋证、蛔虫腹痛、白带、妊娠腹泻。

①《草木边方》:“化痰止咳,治喘,祛风解郁,清肺和胃。”

②分类药:“治白浊、淋病、虚咳、男子白带。”

③《四川中医志》:“驱蛔虫止腹痛;治孕期腹泻。”

内服用法用量:水煎服,外用s-8花椒:水煎服,洗净。

方药①治肺热咳嗽:杨树皮、麦冬、肺经草、白茅根、枇杷叶。用水煎服。

②白浊淋的治疗:杨树皮二两,用醪糟汁浸泡。

③蛔虫病的治疗:杨树皮、蛆根、五谷根、露根、香椿皮。用水煎服。

④治牙痛:杨树皮、三月根、苗根、香橼根、狗芽根。水煎服,水炖服(无盐)。

⑤口疮的治疗:用清水洗净白杨皮。(选方:《四川中医志》)

提醒您:这款杨树根皮中草药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