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上大学是怎样的体验?

第一,作为一个江苏人,在18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南京。外省的朋友可能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从我家到上海比较近,所以我对大城市的印象一直不外乎上海挺拔的城市线条和北京宽阔的三环视野。

至于南京,我没有什么印象。唯一的印象大概是来自某年的一份报纸,上面有一篇关于洪山动物园熊猫的报道。

第二,南京旁边还有上海、杭州、苏州。这四个城市口味不同。人是有归属感的生物。在这些城市很难听到当地人说这里不好。相比较而言,南京的历史比上海、杭州更重,或者说,更重。这段特殊的历史让南京感受到来自各个角落的压迫感。除了纪念馆和雨花台,如金陵制造局、浦口火车站、玄武湖旁的台城,处处都有历史的回声。

3.南京的校园遍布全市。从仙林到江宁,从鼓楼到浦口,到处都是片片大学校园。

最著名的校园是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去年深秋和朋友去过一次,整个校园都染上了蓬勃的金黄色。是一种只属于深秋的金黄,沉淀着百年厚重的历史文化韵味。在高耸的法国梧桐下,自行车的前轮碾过散落凌乱的树叶。旁边的木凳上,男孩抱着吉他,女孩穿着鹅黄色吊带衫。

南大人对四牌楼多少有些羡慕嫉妒。四牌楼是老一辈南大人和东南人心中永恒的信仰,就像未名湖之于北大。

距离四牌楼仅几个街区,就是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这里曾是金陵大学的校址。刚来北楼的时候,还不太能理解青砖被茂盛的常春藤覆盖的含义。后来看到南大毕业生的照片,后面是北大大楼。我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的大学都需要一座能承载回忆的建筑。经常抱怨自己的专业,这时候我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边上是河海大学鼓楼校区和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南京大部分高校的新校区都在仙林、江宁或浦口。大部分都很大很新,但是,就像有些人说的,缺少大学的味道,缺少大学里师生的空间交错感。如果你有机会在鼓楼的老校区学习一两年,你会相当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