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遇到新冠肺炎,有办法治好他们吗?
据后汉记载,华佗治疗发烧病人。那时候还没有体温计。发烧是由两个军官引起的,可能是军队里的小官员。与此同时,他们还伴有头痛。华佗见到他们后,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一个人使用止汗剂,另一个人使用泻药。他们很快。东汉有一场瘟疫,持续了很多年。这两个人的发烧症状有点像今天的流感或病毒性感冒,或者它可能是一种类似于新冠肺炎的病毒。要知道,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不用抗生素也能治好,抗生素也治不好新冠肺炎,所以华佗应该有办法治好。
华佗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用于配合手术。这个挺难的。在1000多年前的医学水平上,华佗是可以做手术的,而且保证不被感染。现在医生能做吗?所以古人的智慧比今人强,一定能想出办法。张仲景和华佗是同时代人,但比华佗多活了10年左右。张仲景的专长是内科,主要研究的是伤寒,也就是今天的流感和病毒性感冒。东汉不是瘟疫。赤壁之战中许多曹骏死于瘟疫,这也是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张仲景家里很多人都死于伤寒,所以张仲景决定学医,研究了一辈子伤寒。史书上没有张仲景治病的具体案例,只说张仲景寻访名医,治好了很多人的病。同时,张仲景一生致力于研究,写了一本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收录了张仲景的全部研究成果。其实当时的瘟疫可能是病毒性感冒,也可能是病毒性肺炎。那时候人什么都不吃,吃野生动物很正常,感染病毒也很正常。其实病毒和人类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古至今。病毒在进化,医学在进步,所以我们可以互相成就。不要把病毒看得那么可怕。东汉时期的瘟疫与今天新冠肺炎的瘟疫有些相似。当时还没有具体的隔离方法,只能靠人的免疫力,但古人的免疫力肯定比现在人强。
孙思邈是唐朝的一位医生,被称为药王。他学习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和五官,以及针灸。他是一名综合性医生。孙思邈有很多第一。比如他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他第一个提出防治重于治疗,倡导治未病。通俗地说,就是隔离或防病。孙思邈的时间离现在有一千多年了。他以思想提出了许多医学成果,一生写了许多医学著作,如《千女方》、《唐新本草》等,孙思邈还研究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张仲景是当时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治愈了大量病人,系统地提出了医学的各个方面。
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名医,生活在400多年前的明朝。李时珍曾经当过太多的医生,给亲人治病,给国家治病。后来他辞职周游世界,参与医学研究,收集了大量民间医学标本。几十年后,他完成了一本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现在是医学院校的教材,而李时珍则是用自己的亲身从医经历和游历经历,花了多年时间写成的。不要以为这些名医只会写医书。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等都是在自己实际医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研究实践,写出了这样的医学著作。不要以为写医书很简单,没有多年的经验和实际的临床试验,根本写不出来。
如果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和张仲景出现在今天,他们一定会依靠自己的医学知识进行专家会诊,用传统的中医方法来阻止新冠肺炎的感染,同时进行治疗。古人在1000多年前就有办法,今天他们肯定有办法治愈新冠肺炎。我们应该相信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