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有什么区别?

1.甲类药品是指全国基本统一,能够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品。该类药品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支付。

2.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药品。这些药品先由职工按一定比例支付,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覆盖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支付。

3.甲类药品是指100%属于医保范围的药品;

4.乙类药品是指必须先支付一定比例,其余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

5.但现在随着参保人员的扩大和全覆盖,针对某一人群的甲类药品可能是乙类药品,针对其他人群的丙类药品。比如有的地方给离休干部用的治疗性西药都是甲类药品,但是职工看病用的西药又分甲、乙、丙三类,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扩展信息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词条整理应用?复习。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符合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能够公平获取的药品。分为a类和b类.西药有365,438+05个品种,西药有865,438+08个品种。中成药135个品种,中成药792个品种。工伤保险药品不分为甲类和乙类..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作为医疗保险运行的关键支撑,在医疗保险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保障职工临床治疗必需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

药品清单

基本医保药品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三部分。其中,1133和1137种西药、927种中成药和47种民族药分别允许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保和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中药饮片有127种和1类。其中单方拒付99种,单式和复式拒付28种,1类。

参考资料:

百度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