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确诊病例是首次检测到受感染的变异体。这种突变体的传播特征是什么?如何加强预防?
这一轮病毒是从国外传入的,因此很有可能是三亚市进入崖州中心渔港的渔船与境外渔民进行交易,通过渔民隐性感染或病毒污染将鱼货输入,然后在崖州中心渔港传播一段时间。目前禁渔期,但进入中心渔港的渔船有相关交易活动。早些时候在中国,福建和其他沿海地区有报道称,渔船和渔民在海上作业后将鱼进口到新冠肺炎。
截至目前,此轮病毒发现报告中的感染者基本都与崖州中心渔港有关,传播链基本清晰,间接说明中心渔港是病毒的起源地和输入地。引起此轮病毒的新冠肺炎奥米克隆突变株BA.5.1.3,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不可见。建议公众关注与病毒释放相关的高中风险区域,特别是7月24日以来有中心渔港暴露史或居住史的人群应尽快到所在社区报道,并按要求配合落实控制、核酸检测等防控要求。
看到新闻说这种突变的BA.5.1.3在亚洲非常罕见,只有日本和以色列有发现个别报道。这有点奇怪。目前海南是禁渔期,渔船有正当理由必须出具证明,需要向海警、农业农村局、渔政等机构出具证明材料。我以为第一个被找到的人是私自出海,和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渔民一起买水产品。现在看来,不一定这么简单。
当前病毒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整体病毒呈现局部高度集中、多发态势,反映出渔民渔船在病毒防控方面仍存在较大漏洞,给我国动态清零工作带来较大风险。全国特别是沿海城市要深刻吸取三亚的教训,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做好病毒防控工作。
中国的渔民和渔船,除非必要,不要出海。确需出海的,应提前向地级以上病毒防治部门申请审批,持24小时核酸阴性绿色码和健康码出海。渔民渔船回港后将实行全程闭环管理,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天。多轮核酸检测阴性才能解除管制,各种渔获将统一口入集中冷库,多轮核酸检测阴性才能购买。买海鲜的人先给黄码,至少三次核酸检测阴性才能解除黄码。
还是要加强沿海地区的探测,没有别的办法。既然沿海检测,就要严格监控,防止进入内陆,不要学上海,污染全国。各国密不可分,世界上新冠肺炎太多,中国很难做到零清零。所以问题是准入条件要不要恢复到7+7,否则很难说外地输入病例不会在社区、跨区域传播,如果所有人检测不到位或者间隔很久不会传播。
这是BA.5的系列,现在还在快速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对人体的危害略高,但还是要注意接种疫苗。一般三针都可以把价差限制在80%以上。现在海外韩国或者日本都因为这个引起的反弹和聚集,有扩散和社区扩散的风险。如果我们要及时的限制和控制这个地区的出行,控制和防止病毒传播的这么快,还是要加强对我们跨地区的这些控制限制。
这次病毒株感染最大的特点是患者鼻咽拭子检测显示新冠肺炎核酸载量特别高,平均值比去年患者高近一倍。此外,疾病进展更快,去年平均潜伏期为5.9天,这次只有3.2天。此轮病毒的患者大多病情较轻或无症状。重症率为6.2%,低于去年。而去年的患者是有症状去医院或者发烧后才被查出的。这一轮病毒的大部分患者都是通过主动筛查发现的。
印度发现的变异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需要在早期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治疗上差别不大,主要是活性氧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中药治疗。针对部分公民健康码成为“黄码”的问题,发布会现场也给出了回答。据了解,为及时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根据病毒精准防控的要求,三亚市对确诊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伴随者分配“黄码”,并按照海南省卫生编码“黄码”的管理要求进行健康管理。
通过病毒防控大数据分析,与确诊病例有时间和空间的人群的健康代码已显示为“黄色代码”。为了及时有效地阻断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被给予“黄色代码”的游客和市民应相互配合,做好病毒防控工作。1次核酸检测阴性者,可自动转为“绿码”。据专家综合分析,该病毒是从国外传入的。很有可能是进入三亚市崖州区中心渔港的渔船与境外渔民进行鱼类交易,鱼被渔民感染或鱼被病毒污染。疾控专家介绍,从目前的病例来看,感染者多与渔港、渔船、渔民、鱼市有关。传播链以崖州中心渔港为中心呈放射状,病毒呈上升趋势,存在城市和社区传播风险。
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履行个人防疫责任,自觉遵守病毒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服从社区(村)病毒防控管理,支持配合全市病毒防控工作。过去7天在风险区居住的人员应主动向社区(村)和单位报告,并配合调查、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因隐瞒不报或谎报造成病毒传播等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