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根有什么作用?

性品味

陕西中草药:“微甘,性凉,微毒。”

功能指示

治疗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证、带下、疔疮、淋巴结核。

①贵州民间验方药集:“利尿,通便。治疗腹水;外用接骨消伤。”

②浙江常见民间草药:“健胃、活血、通乳、消炎。”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抗癌。治疮疖子,瘰疬。”

扩展数据:

猕猴桃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一种野生水果。直到上世纪初,一位新西兰女教师把它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武渡河带回中国,它才发展成为一种水果,叫猕猴桃。从野生到栽培的发展过程相当传奇。

猕猴桃,俗称杨桃、桃、桃、梨,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的野生藤本果树。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蕉坑村还保存着200多年前从深山移植到田间的猕猴桃植株。

在中国有很多种叫做猕猴桃的植物。据植物学家调查,中国分布的猕猴桃有52种以上,其中很多是可以食用的。现在水果市场上的猕猴桃主要是指中华猕猴桃和在1984中被某品种鉴定为新品种的美味猕猴桃。

它们的野生种广泛分布于北方的陕西、甘肃、河南,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长江中下游各省,尤其是夷陵区的武渡河。

猕猴桃被古人食用已久。除《诗经》外,《尔雅·曹氏》中还有一种桃,被东晋著名博物学家郭璞命名为杨桃。湖北和川东一些地方的人还把猕猴桃叫做猕猴桃。

猕猴桃这个名字大概是唐朝才出现的。唐《本草纲目》载:“猕猴桃味咸,性温,无毒,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痛、瘫痪、常年白发、痔疮等说明至少在1200年前,中国就已经在庭院中种植了猕猴桃。

猕猴桃除了作为野果食用之外,在唐代还因其美丽的叶和花而作为观赏花卉在庭院中栽培。唐代诗人岑参写过一首《李老舍送弟侄留太白东溪》的诗,诗中有“中庭井上有一枝猕猴桃”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人们用猕猴桃美化家园的情景。同时,《本草笔记》中的记载表明,当时它被用作药物。

宋开宝年间(973-974)编的《开宝本草》曾记载:“一藤梨,阿木子梨,一猕猴梨。”也有人说它“形似鸡蛋,皮为褐色,霜后甘甜可食。”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古人是把它当作野果来吃的。宋元丰五年(1082),唐在《证本草》中说:味酸甜,生于山谷,蔓生于树上,叶圆多毛,果形似鸭蛋鹅蛋,皮褐色,霜后甘甜可食。"

宋正和六年(1116),药理学家寇宗_在《本草》中写道:“猕猴桃,今永兴军(今陕西境内)南山多,食之解实热。十月成熟,颜色浅绿,生活极酸,种子多而薄。其色如芥子,枝弱,高二三尺。它生来树多,浅山路有人,深山多为猴食。”也许正是后一个原因使它被称为猕猴桃。当然,当时它有很多别名。

《安徽通志》说:“猕猴桃,出自黟县,属杨桃。”李时珍解释“杨桃”之云,叶子大如掌,上青下白,有毛,似苎麻。这是猕猴桃,不是羊桃。顺带一提,李时珍记载的桃确实是奇异果,但他并不知道,以为奇异果是另一种水果,所以分为“草部”和“果部”两部分。

据相关史料记载,这种野果在山区已被人们利用,但利用方式可能与金樱子相似,未被驯化栽培。吴《清代植物名实考辨》记载:“今见于江西、湖广、河南山区,乡民可能持之于城市出售。”

从中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来看,陕西最为重要,陕西眉县被誉为“猕猴桃之乡”。2019年9月至2017年10月为世界猕猴桃大会暨第六届中国陕西。

参考资料:

猕猴桃根(猕猴桃根)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