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虚寒的中医治疗

体虚寒症分为两种:气虚寒症和阴虚寒症(包括气阴两虚寒症)。与治疗感冒的辛凉解表药或辛温解表药不同,治疗体虚感冒不宜用药效强、用量大的药物,必须用补气或养阴的药物来扶正。

1.气虚寒的治疗:气虚寒患者除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多汗、头晕或头痛、四肢无力或疼痛、鼻塞或流涕等风寒感冒症状外,还有乏力、气短、懒言等脾肺气虚症状。体检可见舌苔薄白,脉弱。治疗此类感冒可选用以下药物:①苏神丸(中成药):苏神丸由党参、紫苏叶、生姜、葛根、前胡、桔梗、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等组成。该药物具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益气(扶正祛邪)的功效,适用于有咳嗽症状的气虚感冒患者。其用法是:每次服6-9克,一日三次。您也可以服用本品的片剂或颗粒剂。②党参方静汤(经验方):党参方静汤由党参65,438±05g,荆芥、防风65,438±00g,陈皮、桔梗、枳壳、生姜65,438±00g,大枣65,438±05g,甘草3g组成。本方具有温和的祛风散寒作用,适用于气虚寒恶风寒、头身疼痛、轻度咳嗽的患者。其用法为:将药物用水煎服,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③紫苏防风汤(经验方):紫苏防风汤药物组成为:党参、防风、紫苏、生姜各10g,大枣30g。本方具有扶正祛邪、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病情较轻或尚未痊愈的气虚寒患者。其用法为:将药物用水煎服,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2.阴虚寒(包括气阴两寒)的治疗:阴虚寒患者除有发热、微恶风寒、多汗、头晕等风热感冒症状外,还有口干咽痛、久咳少痰等肺胃阴虚症状。体检显示,他的舌红,少苔,脉搏微弱。气阴两虚的感冒患者,除了阴虚外,还有脾肺两虚的症状。治疗这种感冒可以用以下药物:①加味维乳汤(经验方):加味元胡汤的药物组成为:人参6克,薄荷6克,桔梗6克,玉竹12克,葱白9克,豆豉9克,甘草3克。该药物具有益气养阴、祛风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寒热、恶风的患者。其用法为:将药物用水煎服,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②参麦薄荷汤(经验方):参麦薄荷汤由西洋参6克、桔梗6克、麦冬和白薇65,438+02克、薄荷9克、桑叶和菊花9克、甘草3克组成。该药物具有益气养阴、祛风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感冒伴有发热、恶风、头晕的患者。其用法为:将药物用水煎服,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为恢复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防止感冒复发,康复后的体虚感冒患者需要用一些具有健脾补肺功效的中药或药膳进行调理,一般应调理1-3周。通常,这类患者可以选择以下药物或药膳进行调理:

1.玉屏风颗粒(中成药):该药含有黄芪、白术、防风,具有益气固表的功效,有一定的解表作用。其用法为:三岁以下儿童,一日三次,每次半包,饭前用温水送服;三岁以上的成人,一天三次,每次一包,饭前用温水送服。

2.黄芪粥:取黄芪15g,大枣10枚,粳米50g。先将黄芪加水煎煮取汁,再用此药汁与粳米、大枣煮粥。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