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呕吐

呕吐是一种反射动作,其中胃中的内容物回流到食道中,并通过口腔吐出。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以没有恶心或干呕的警告。呕吐可以把吞在胃里的有害物质吐出来,这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多数不是由此引起的,频繁剧烈的呕吐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中医认为,呕吐是因为胃不和,情绪低落,胃气上冲。呕吐是由邪实或虚引起的,可分为食积、情志、痰饮、脾胃虚寒、外邪犯胃等多种证候。中医根据不同的病机对恶心呕吐进行辨证治疗,其中和胃降逆是基本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

症状: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乏力,即易呕吐、进食断断续续、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口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

人参、茯苓、白术和甘草、砂仁和木香理气和中,陈皮、半夏和胃减少不良反应。可加入丁香、吴茱萸,和胃降逆;若脾虚肢冷,可加干姜、附子,或用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若胃气不足,心胀硬,丝干,可用傅玄代赭汤降逆止呕;如果中气不足,气弱,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气。若病久达肾,肾阳不足,腰膝酸软,四肢寒汗,附子理中汤可加肉桂、吴茱萸,同温补脾肾。

2.胃阴不足

症状:反复呕吐,但呕吐不多,或仅吐唾液,有时干呕,口干咽燥,胃里嘈杂,饥饿,舌淡,脉数。

治法:滋养胃阴,和胃降逆。

药方:脉门冬汤。

处方中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养胃阴,半夏降不良反应止呕,大枣健脾生津。如果阴虚很重,五人心烦热,可加石斛、花粉、知母滋阴清热;如果呕吐严重,可加入橘皮、竹茹、枇杷叶,减少不良反应,止呕;如果是阴虚便秘,可加入火麻仁、瓜蒌、白蜜润肠通便。

3.外邪攻胃

症状:呕吐食物,呕吐强烈,起病突然,起病急,常伴有恶寒发热,胸闷,无食欲,舌苔白,脉缓。

治疗: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处方:藿香正气散。

处方中广藿香、紫苏、白芷芳香化浊,能祛邪解表;厚朴、大腹皮理气消痞;白术、茯苓和甘草。陈皮、半夏、和胃能降逆,* * *具有祛邪解表、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若风邪重,寒热无汗,可加荆芥、防风祛风散寒;如果看到胸闷,腹胀,腐烂。食积,可加鸡内金、神曲、莱菔子消食;若身痛腰痛、头重身倦、苔厚腻为外湿,可加羌活、独活、苍术祛湿健脾;如果暑邪袭胃,身体燥热多汗,可以加一种新的香饮,以消暑祛湿;如果觉得腥臭,吐得厉害,可以吞服郁舒丹,防止腥臭,止呕。若风热袭胃,可用银翘散除头痛体热,加陈皮、竹茹疏风清热,和胃降逆。

4.饮食停滞

症状:吐酸,腹胀,拒按,嗳气,厌食,食差,吐快,大便或粘便,恶臭,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药方:保和丸。

处方中神曲、山楂、萝卜助消化消积,陈皮、半夏、茯苓、胃可减少不良反应,连翘清热。还可以加入米芽、麦芽、鸡内金等。促进消化和健胃;若积滞转热,腹胀便秘,可用小承气汤清腑清热,使浊气下降,呕吐自行停止;若食后立即呕吐,口臭口渴,胃热上冲,可用助乳汤清胃降逆;如果误食不洁酸味食物,但看到腹痛饱胀,想呕吐,可以顺势而为,用压舌板探吐祛邪。

5、痰饮

症状: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胸闷、无食欲、头晕心悸,或呕吐肠鸣、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和胃降逆。

处方:小半夏汤合桂苓疏肝汤。

方中用生姜、半夏、和胃减少不良反应,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脾。可加入吴茱萸、陈皮,温脾燥湿。气滞腹痛,可加厚朴、枳壳,行气除痞;若脾气困,可加砂仁、豆蔻、苍术,开胃健脾。如果痰浊蒙蔽杨庆,使你头晕目眩,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化痰熄风;若痰转热,口中烦苦,可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和胃止呕:若上腹部饱胀,胃中有振音,可暂加甘遂细粉0.5g,装入胶囊,早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连服2-3天。

6.肝气犯胃

症状:呕吐吞酸,频繁嗳气,胸胁胀满,不适。因情志不顺,每次呕吐吞酸加重,舌边红,苔薄白,脉细。

治疗: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处方: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处方中柴胡、枳壳、白芍疏肝理气,厚朴、紫苏行气解郁,半夏、茯苓、生姜、甘草、和胃降逆止呕。橘皮、旋覆花、竹茹、烤枇杷叶等。可添加增强和胃降逆的功效;若气郁化火,人心烦咽干,口苦酸,可配伍左金丸清热止呕;若腑气皆阻,可引起便秘,可用大柴胡汤清热通腑;若气滞血瘀引起胁肋刺痛,可加入丹参、郁金、当归、延胡索,活血化瘀止痛。

偏方治疗:

1,喝羊奶治恶心干呕

【处方】鲜羊奶适量。

【用法】煮羊奶。每次喝1杯,一天两次。

【功效】滋阴养胃。治疗阴虚引起的恶心干呕。

2、醋矾膏外敷止呕

【食谱】老陈醋、明矾、面粉适量。

【用法】三味调成糊状。使用时,敷于双脚涌泉穴,用纱布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出现止吐作用。

【功效】消食化积,解毒,清热散瘾。用来治疗呕吐和腹泻。

3、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

【食谱】1个萝卜和50克蜂蜜。

【用法】萝卜洗净,切丝,捣成泥,与蜂蜜调匀。分两次吃。

【功效】健脾、和中、养胃。用来治疗恶心和呕吐。

4、白胡椒半夏治呕吐

【配方】白胡椒、法半夏、鲜姜等。

【用法】前两味细磨。鲜姜炒汤。将姜汤和面条与白胡椒粉和半个夏天混合,揉成大药丸。每次服30-40粒,每日两次用姜汤送服。

【功效】暖胃。用于治疗呕吐(包括胃炎、幽门肥大、狭窄、早期胃癌等。).

5、甘蔗姜汁治疗呕吐和干呕

【食谱】甘蔗汁半杯,鲜姜汁1汤匙。

【用法】甘蔗汁是甘蔗去皮捣碎后得到的汁液。姜汁也是这样做的。将两种果汁混合,用微温的温度饮用,每天两次。

【功效】清热解毒,和胃止呕。

按摩疗法

按摩脾经100 ~ 300次(3分钟左右),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0 ~ 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呕。按外劳宫穴100 ~ 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呕。直接推天柱穴100 ~ 500次(5分钟左右),减少不良反应,止呕。揉腹100 ~ 300次(3分钟左右),促进消化,调理肠胃,减少不良反应,止呕。

针灸疗法

外感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减少不良反应。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舒天、夏丸,止泻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常用于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穴,泻法疏肝和胃。

脾胃虚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补法兼灸,温中健脾,和胃降不良反应。

脾胃阴虚型:常用中脘、内关、阴陵泉、舒威,用补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脾胃实热型:常用内关、中脘、公孙、舒天、枳沟、下脘,泻法清热导滞,和胃止呕。

惊风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神门、阳陵泉,泻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呕。

饮食疗法:

1,大麦100g,泡半天,煮粥,加少许苏打,糖,盐,主要喝米汤。加苏打是为了防止呕吐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2、猪肚(胃)或羊肚半个,去脂膜,开水烫后切丝,小火煨汤,快熟时加入鲜姜片50克,煮10分钟。

3、陈皮和佛手各50克,小火炖30分钟左右,冷水后加入藕粉50克,煮沸,加糖调味。

4、猪或羊腔骨约500克,文火慢炖,白萝卜切200克,加干姜、陈皮各50克,煮20分钟左右,加盐、调味,常喝汤。

5.65,438+000g米芽和麦芽(自备或中药店出售),洗净,文火煮30分钟左右。加入100g枇杷果实(去皮去核)和50g山楂(去核),煮2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冰糖,吃出果肉和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