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种植什么药材价格最好,产量最高?

这个需要去中药材网上看看今年中药材的行情。

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药用根茎,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咳的功效。是中药材市场常用的大宗药材,常年出口。

党参每年需求量大。由于往年种植面积不足,产区干旱,供不应求,导致2011价格持续上涨,从每公斤20-30元到50-60元,再到100元左右。这两年价格降到了20元左右,种植户大大减少,药农也不大重视了。分析后市,过几年价格还会涨,今年可以种。

党参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和疏松的土壤。党参在冰冻前或春季种植。因为种子小,所以要整平,耙平,打洞,盖种子,用大锄头推,大量浇水。党参1年或2年采收,每亩用种1.2-1.5公斤。生长过程中基本无病虫害,亩产150-250公斤。

黄芩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药用根茎,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品种,具有清热利湿、安胎凉血的作用,又称金茶。

随着野生黄芩供应量减少,价格持续上涨,国产黄芩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黄芩价格从2065,438+0年初的每公斤65,438+06-65,438+08元涨到年底的20-25元。但是从黄芩种子的销售来看,种植还是不被重视。2013年末市场供不应求,黄芩种子价格高。黄芩市场2014稳定,2016可积极发展。

黄芩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可在荒山、荒坡、林间、田间生长。在平原地区,沙质或半沙质土壤更好。黄芩种植要用底肥,深耕后开沟,每亩2斤左右种子,采用平宽行播种。黄芩管理简单,易于收获,亩产200-350公斤,效益好。

红色鲜花

红花,菊科药用花卉,具有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的功效,是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品种。

近年来,红花种植面积减少,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突出。2015受主产区干旱影响,红花上市量少,价格大幅上涨。

近年来,红花价格处于由低到高的价值曲线上,在全国药材市场上表现坚挺。现在市场价90-100元/斤,每亩效益几千元。红花市场大有可为,种植恰逢其时。

红花喜阴凉干燥,对土壤要求不高,全国各地都可以栽培。红花种植简单,生长周期短,出苗快,出苗率高,无病虫害,管理简单,采摘方便。每亩种植红花种子3-4公斤,每亩产干花30-40公斤左右,亩产效益好,可以大力发展。

北柴胡

柴胡DC。,又叫柴胡DC。,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解表调里、清热升阳的功效,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在中药材市场上应用广泛。

多年来,柴胡DC。一直很贵,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目前市场上野生品种很少,价格一直在一涨再涨。大宗商品从每公斤20元涨到现在的60-100元,很明显。国产柴胡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弥补市场短缺和不足。

柴胡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冬、秋、春均可种植。冬季每亩播种2公斤种子,尽可能晚浇水;春播宜早,种子沙藏15-20天;雨季夏播,可以在玉米地套种播种,也可以在山坡或草地播种,因地制宜注意天气变化。柴胡亩产65-150公斤。

蛇床子

蛇床子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为药用种子,具有温肾壮阳、散寒燥湿的功效。蛇床子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在中药材市场上占有大量。

野生蛇床子的采集越来越少,以前在田间很常见。现在,由于喷洒农药除草,野生蛇床子已经很少了。

蛇床子的市场价格一直在缓慢上涨,从每公斤10元涨到20元,现在涨到35-50元,后市还是看好的。

蛇床子适应性强,第一年就要种植,尽量不追肥或少追肥,避免倒伏。下一季种其他药材的话,可以种菘蓝、牛膝、蒲公英、荆芥,当年秋后采收,效益不错。蛇床子每亩用种子3公斤,山区播种4-5公斤,每季平均亩产120-160公斤。

板蓝根

菘蓝为十字花科植物,根和叶均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有大量的货。

目前板蓝根市场库存疲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调查分析表明,近年来菘蓝种植面积较小,新种子不多,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市场价格上涨至10-15元/斤,大青叶价格2-3元/斤,后市上涨趋势较强,2016可发展。

菘蓝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种植,盐碱地长势好,易种植、易生长、易管理,亩产收益稳定,适合规模化发展。菘蓝的叶子叫大青叶,亩产150-200斤。把叶子剪下来晒干,在下午退潮前运回去保存,这样叶子就绿了,不破,有价值。

荆芥

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芥菜穗、全草等多为药用,具有发布、祛风等功效,是我国中药材市场常用品种。

对荆芥的需求量很大。普通货物价格从2065,438+05每公斤15元涨到2065,438+05每公斤25-30元,选载35-40元/公斤。新产之后,价格步步走高,供不应求。2065,438+06可以大力发展。

荆芥抗逆性强,无病虫害,一般土壤均可种植。荆芥分春播和夏播。荆芥穗和荆芥茎都可以入药,以青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