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喝水煮中药?

中草药经过熬煮,特别是经过碳化后,药性会发生变化,有的会产生有害物质。如果继续服用,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如荆芥有解表、祛风、透疹的作用。如果油炸时间过长,其有效成分会蒸发。如果变成荆芥炭,就失去了解表证的功能,产生止血作用。再比如蒲黄常用来活血,但烧过的蒲黄炭可以止血,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来说,淀粉含量高的中药材和富含蛋白质、粘液的种子类中药材在煎煮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它们相对更容易煎煮,如生地、熟地、山药、玄参、车前子等。除了药物本身,中药烧开还有几个关键原因:一是放水量。水太多会延长煎煮时间,使不宜久煮的药失效。而且,病人因为水太多,也喝不完所有的药汁。太少的话,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容易熬出来,特别容易熬。中草药煎服前最好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以1-3 cm为宜。对于大剂量或易浸泡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其次是沸腾的时间和火力的大小。一般汤可以用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炖半个小时左右。但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不宜久煎,一般药物煮15-20分钟即可。滋补药需要煎久一点。一般大火煮开后,要慢煎40-60分钟,间隔搅拌2-3次,以防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