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辨证要点:
1,风寒湿型:关节肿胀,不红不热,多酸少痛,热少痛,低热,小便清长,脉浮或紧,苔薄白或腻。
2.风湿热型:局部烧灼感,红肿热痛,冷凉舒适,伴高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脉滑,苔黄燥。
二、内部处理方法:
1,风寒湿型:
“治疗思路”:祛风散寒祛湿。
处方:
制川乌(先煎)4.5克,独活各4.5克,
桂枝4.5克,生甘草3克,防风9克。
姜黄9克,油松12克,茅术6克,
生米粒12g,茯苓12g,威灵仙12g,
加减:对于久病、面色苍白、气血不足的患者,以当归补血汤为主,加炙黄芪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即气血双补的当归补血汤加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的白芍)。
2、风湿热型:
处方:
桂枝3g,石膏(碎)18g,赤芍4.5g,忍冬藤15g,黄柏9g,知母12g,甘草3g。酒酿12g,生米粒12g,蚕沙12g(炒)。
“加减”:鼻衄患者,去温桂枝,加犀角9克(先炒,量要大),生地黄15克,牡丹皮4.5克。汗多阴多者加金钗石斛12g(先煎),麦冬9g,天花粉9g。
中成药的应用:金乌骨痛胶囊、通痹胶囊、痹痛宁胶囊等。
四、外治法:
1,风寒湿型:
1)惠阳玉龙膏外敷。
2)红铃酒外敷,每日4-5次。
3)烫风散,烫热。(用神灯烤一下就好)
4)虎爪、草籽外敷。如果涂在痛处,会觉得疼。如果起泡,立即取出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注:中华本草:虎爪草籽:有止疟、止痛、退黄、平喘、祛痰作用。治疗偏头痛;牙痛;鹤膝风;类风湿关节痛;拉普拉斯算子;痈、疮、肿、毒都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有毒,应用时要小心,口服容易引起肠炎。
2、风湿热型:
1)太乙膏外敷。
2)金膏拌红神丸外敷。
动词 (verb的缩写)针灸
上肢:肩峰、曲池、赤泽、外关、合谷等。
下肢:石丰、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参麦、昆仑等。,应采用吹扫的方法,并保持针65438±05分钟。
音符上方是主要穴位。在此基础上,可随症状增加适当穴位,增强治疗效果。
不及物动词外用处方
1,惠阳玉龙膏“正宗手术”
将生草乌(炒)、生姜(煨)90克,赤芍(炒)、白芷、天南星(煨)30克,肉桂15克研成细末。
功能:温经活血,散寒化痰。
用法:热酒也可与膏药混合。
惠阳玉龙膏:即使用凡士林8/10和惠阳玉龙膏2/10,混合均匀成膏。
2、红酒(体验)
生当归(切片)60克,红花30克,花椒30克,肉桂60克(切片),樟脑15克,阿莎丽15克(粉碎),干姜30克(切片)。用95%酒精浸泡2斤(1000ml)七天。
功能:活血、消肿、止痛。
使用方法:用棉花蘸取患处(塌陷后患处上方)揉搓两次,每次10分钟。
此法疗效较好,可能与酒性辛温可行,活血化瘀有关。
3.太乙软膏“正宗手术”
功能: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4.三的《医案金镜》(我对这种药很熟悉,因为它是我院制剂室生产的。用于扭伤、挫伤、腮腺炎等。)
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5公斤,天南星、陈皮、苍术、甘草、厚朴各2公斤,瓜蒌10公斤。
“法”:上药,研成细末。
功能:清热利湿,化瘀化痰,消肿止痛。治疗所有阳证。
阳证:疖、痈、丹毒、脓肿等。,表现为红、肿、热、痛。
阴证:肿瘤、结核感染等。,表现为面色苍白,不热,不痛或隐痛,平塌,麻木等症状都是阴。
用法:可与酒、洋葱汁、香油、蜂蜜、菊花露、丝瓜叶捣碎汁等混合。实际上,在应用中,选择什么作为敷料的基底主要取决于它是用于什么目的。如果活血通络祛瘀,选择用酒敷;如果用来消肿消炎,就要用蜂蜜。
注:金色膏体:即8/10凡士林和2/10黄金粉混合成糊状。
凡士林是干的,还会刺激皮肤。若皮肤湿烂,疮已烂,则敷薄勤换,以免皮肤被脓液浸湿,不易干燥。
5、铁风散《伤科精粹》
药方:羌活3克,防风3克,白芷3克,当归3克,细辛3克,芫花3克,白芍3克,吴茱萸3克,肉桂3克,共研成细末。
功能:温经散寒,祛风止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风寒湿引起的。
6)老陈醋热敷:我用过这个方法,不太理想,只能缓解。
七。护理和预防
1,平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防止受潮。
2.恢复后必须逐渐增加活动量,并可给予适当的医疗康复锻炼。
八、饮食注意
1,饮食要清淡、定量、易消化。
2、发作期间不吃刺激性食物。
注仅供参考。自行配药请咨询中医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