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神木简介
2 *字典:傅神木2.1来源《简编》
2.2拼音姓名Fú Shén Mù。
2.3傅神木别名黄松节(论药性)、(治脚气的总方)、傅(养生宝)、傅(本草笔记)。
2.4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部的松根。
2.5原始植物形态见文章“茯苓”。
2.6性状茯苓多为松根,根弯曲,外有残茯苓,白色或灰白色,内有木质。松、轻、无皮,略似朽木。
2.7加工茯苓木材剁成小块或碾碎待用。
2.8性味甘平。
(1)本草求真:“味苦,性温。”
②基本药物调剂:“甘、平、无毒。”
2.9功能是平肝安神。治疗心悸、健忘、中风、脚气、筋脉。
①《药性论》:“治中偏风,口面歪斜,毒风筋骨拘挛,神惊健忘。”
②《纲要》:“治脚气关节痛,肌肉收缩。”
③《中医志》:“宁心安神。”
2.10扶正木口服用法用量:煎服,2 ~ 3元;或者变成粉末。
2.11附件①治脚气寒悸于筋,筋颤痛:松关节一两(用于沈复根心,锉如米),乳香一片(捣碎)。炒焦,只留一两点,放出火毒,磨细。每次吃一两元,在木瓜酒里退烧。(宋杰散,一般治脚气)
②强舌治疗中风:茯苓沈心(炒)一两,薄荷(焙)二两,全蝎尖(解毒)二两。顶部是底部。每次一两元,温酒下肚。(《养生宝典》沈复散)
2.12各派讨论“调剂基本药物”:“若肝风内扇,昏厥,其余反复用扶神木治疗,无效果。此证虽属肝,但若扇于内,则薄于心,心不安,故致昏厥。”沈复主心,两臂中间的木属肝。木若木,风平浪静,风平浪静,昏厥自止。"
2.13摘自*字典
茯苓方药含焦玲钩藤汤5克,白芍9克,川贝母12克,淡竹屑15克,茯苓9克,生甘草3克,具有凉肝息风,生津舒筋的功效。...
马句陈二汤ntāng方子:明日麻3克,楚菊花4.5克,钩藤12克,荆芥4.5克,川芎2.4克,姜半夏洪光9克。...
阿胶鸡蛋黄汤2g炙甘草1.8g生牡蛎12g杵络石9g木12g乌鸡(先煎代水)功能:滋阴熄风。...
郁金莲子饮以方石莲、麦冬、牡丹皮、生地、泽兰清心养阴,延胡索、蒲黄、郁金化瘀聚结,扶神木治风痰。...
整容汤枫、秦艽、胆南星、僵蚕、法半夏、木瓜、甘草、茯苓。羌活、防风、秦艽、僵蚕、半夏(制)...
茯苓的方子用的比较多。
中成药艾叶汤、黄芩(去黑心)、黄连(去须)1、茯苓(去木)1、桑葚耳1、代赭石1、厚朴(去粗皮、生)。...
定心丸由滑石(飞)6分、甘草1两、牛蒡6元、木通6元、车前草6元、朱砂5元组成。功效:益膀胱泻火。...
安神丸0克,沉香40克,丁香15克,肉豆蔻12.5克,木香25克,大枣20克,山奈20克,荜茇15克,黑。...
清心丸卷二十三:方名:清心丸成分:黄连(净)1两,茯苓参丝(去木)半两,茯苓微红半两。主治:血热痔疮。使用...
滋阴补肾丸(水煎)1、山药1、蛤粉(细磨)1、茯苓(去皮木)1、砂仁1、知母(炒)1、黄柏(炒)...
中成药用多了。
古籍中的傅神木《尧尧吉芬》:【卷二玄寂】傅神木的筋入经络,入肝经。它是扁木的产品。在理论之前当简说。伏神木是黄松节。圣基路有松结。伏神木一两。乳香一号...
重新定义《伤寒论》:【第九章伤寒】第二节用痰修改伤寒。(冬桑叶,菊花,钩藤,大贝母,茯苓,蛤粉,丝包,天竺黄钱,竹沥,小儿屎。...
重新定义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第六节滋补剂)清炒草(六分)生牡蛎(四钱杵)络石藤(三钱)伏神木(四钱)乌鸡(二枚)先煎代水以示风根据血虚,...
重新定义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五节鲜地清心(五钱)双钩藤(三钱后来)褚菊花(三钱)伏神木(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甘草(八分)淡竹茹(五...
《钩元本草笔记》;[卷二十五]沈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