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缝制香包课程

手工缝制香包的过程是:准备布料、香料、红绳、剪刀、针线。用剪刀从布上剪下两块形状相同的布。将两块布重叠,背面朝外,用针线将两边和下部缝合,只留上面出口不缝合。在缝好的布上放上香料,可以是玫瑰或薄荷等芳香香料,也可以是艾叶、苍术等中药香料,可以闻香驱虫。

把里面有香料的布翻过来,香料就装在里面了,或者先把布袋翻过来再装香料。装好香料后,把红绳穿过出口,把两块都穿上,把绳子两头打个结。从香囊的两边拉紧绳子,一个手工香囊就完成了。

这种香包也被称为绒布、包厢、包厢、项英和裴頠。今天叫荷包,玩货,做空。它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民间刺绣工艺品。它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活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囊最早叫“臭”。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沪江粉,碧,秋兰以为可佩”。当时的香料是碧芝和秋兰。到了明朝,还有臭的称呼。中国的传统香包大多由丝绸制成,并填充有雄黄、熏草、艾蒿和其他香料。据说香囊可以辟邪,所以会在端午节挂起来。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