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

方名:通窍活血汤,出自清代林逸《改错》。

组成:赤芍、川芎(各3克)、桃仁(6克)、红花、生姜(各9克)、麝香(0.15克)、小葱3根、大枣7枚。

用法:前七味用黄酒250g,煎至一杯,去渣,加入麝香,平卧服用。

功效:活血开窍。

主治:主治:上瘀血耳聋,酒渣鼻,目赤疼痛,脱发,牙病,白癜风,紫癜,便血,舌淡,苔白,脉细或滑。

临床医案: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阵发性眩晕、癫痫、中风、颈椎病等疾病。

1.偏头痛:治疗组65例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两周是1个疗程。以临床表现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湖南中医杂志第5期2012)

2.阵发性眩晕:治疗组62例,用此方加减治疗6周。以临床表现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愈31例,显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65438±0%。(陕西中医药2007年第6期)

3.癫痫: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脑外伤后癫痫72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54例进行对照。以临床表现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43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第8期)

4.中风:用本方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并与西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E、静脉注射血塞通)治疗30例作随机对照。疗程为65438±0个月。以临床表现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5.颈椎病: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颈椎病50例,并与推拿、针灸、牵引治疗50例进行对照。疗程为10天,以临床表现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湖南中医杂志第2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