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苦檀香子的功效与作用

苦檀香

(《草方便》)

土大黄风子(本草方)、虫天子(中国豆科主要植物图说)、苦蚕子、猪肾子(贵州民间药)、光头鸡(四川中药志)等不同名称。

来源为豆科植物鸡血藤的种子或果实。

植物形态鸡血藤,又名:鸡血藤、毒尘螨、白蔹。

多年生攀援灌木,厚。枝圆柱形,表皮深绿色,嫩枝蓬松。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 ~ 50厘米;小叶13 ~ 17,长圆状披针形,长约8 ~ 14厘米,宽3 ~ 4厘米,先端钝,全缘,基部略钝,下面有锈黄色皮毛。圆锥花序腋生,长15 ~ 30厘米;2 ~ 5朵花簇生在序轴的节上;苞片卵球形,不太有毛;花萼钟形,5齿,裂片三角形,浅绿色,有短毛;花冠蝴蝶,花瓣5,紫红色;雄蕊10;雌蕊1,子房上位,线形,花柱弯曲,柱头圆形。荚果厚,木质,卵圆形或长圆形,黄灰绿色,有斑点,有1 ~ 5粒种子,红褐色至暗褐色。花期为3月至4月。结果期为10 ~ 11月。

它生长在溪边,稀疏的森林和灌木丛下。分布在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这种植物的叶子(苦檀香叶)也入药,另文详述。

收集10个月的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掉果皮,晒干种子。

药材的干燥种子扁圆形,略呈肾形;种在豆荚两端的种子,一边是圆的,一边是平的;豆荚中间的种子,两边被截断;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为红棕色至深棕色,有光泽,或有灰白色薄膜。脐穴位于腰中部凹陷处。2子叶,厚,角质,易纵向裂开;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突起,使子叶纵向裂开,凹凸不平。轻微的气,淡淡的味道然后有麻木感。最好是红棕色皮肤,体型大,没有蛀虫。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此外,广西、广东也有出产。

化学成分种子含有鱼藤酮和鱼藤酮。根含鱼藤酮1.2%,树脂4%。

性苦、热、毒。

(1)《草本植物方便》:“苦而苦,有毒。”

②贵州民间医学:“性热,味苦,有毒。”

功能主要用于杀虫、攻毒、止痛。治疗疥疮、癣疖、营养不良引起腹痛、小儿疳积。

(1)《草本植物方便方》:“杀虫剂、毒药。”长时间戴上要洗掉疥癣疥疮疖子。"

②贵州民间医学:“解郁,祛风止痛。”

外用用法用量:研末敷用。内服:研末或煅末研末,3-5分;或者果汁调料。

忌毒,口服慎用。

药方①治虫疮疥疮:苦檀香子、胡椒、苦参、藜芦、黄连、独脚莲。* * *研粉,抹香油。(四川中医年鉴)

②治疗痱子、气痛:将苦檀香子研末,每次三至五分钟,开水冲服。(贵州民间医药)

③小儿疳积的治疗:苦檀香果(煅)五分。蒸鸡肝或磨水衣服。(贵州民间医药)

提醒你:苦檀香是网上的中草药。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