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乌的药性
英文名乌头,别名鹅花、铁花、五毒。生于山坡或灌木丛中。种植在平坦肥沃的沙质土壤中,主产于四川。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
1.抗炎作用:川乌总生物碱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鲜鸡蛋汤、组胺和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足肿胀。
2.血管扩张和降压作用:乌头和乌头碱都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3.川乌具有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乌头类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上述作用是中枢性的。4.强心作用及毒性:川乌汤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但是,川乌毒性很大。乌头碱过量引起中毒时,先加强心跳,再引起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最后心脏舒张期停止。温血动物乌头碱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呼吸兴奋、流涎、运动麻痹、终末痉挛和呕吐样口动,称为乌头碱症状。
功能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痛、心寒痛、冷疝。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一般加工后口服。外用生川乌酊可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用作某些神经痛和风湿病的止痛剂。禁忌生制品慎用口服。不宜与贝母、半夏、白芨、白蔹、天花粉、瓜蒌同用。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痛、心寒痛、冷疝。用法用量多为炮制后使用。一般中药配方中,川乌的用量为15-30g。用量不要超过60g。使用的关键是煎服时间要长,最好两小时以上,能有效降低毒性。此外,当与干姜和甘草一起使用时,它还可以降低毒性。慎用生品为宜。不宜与贝母、半夏、白芨、白蔹、天花粉、瓜蒌同用。
一般中药配方中,川乌的用量为15-30g。用量不要超过60g。使用的关键是煎服时间要长,最好两小时以上,能有效降低毒性。此外,当与干姜和甘草一起使用时,它还可以降低毒性。药店卖给你的川乌也一定是加工品。只要煎法得当,应该是可以放心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