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杜鹃的药用价值

来源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姓名m m m: n sh ā n hó n ɡ

别名映山红、映山红、滑坡、靠山红、大紫乡、金达莱、东北满山红。

来源

药材来源:杜鹃花科兴安杜鹃的叶。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满山红

采收与贮藏:秋冬采收,晒干。

原始形态的半常绿灌木,1-2米高。树皮是浅灰色的。许多分枝,小枝薄和弯曲,暗灰色,有鳞和柔毛。芽卵球形,鳞片宽卵形。叶互生;叶柄长2-5毫米,有微毛;叶近革质,簇生在小枝上部,卵圆形或卵圆形长圆形,长1-7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圆,顶端短,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散生白色腺鳞,腺鳞密集。冬天擀成简单的形状,揉捏后有香味。花1-4生于枝顶,初叶开放,粉红色或紫色;萼片短,全裂,外面有紧密的鳞片;花冠漏斗状,长约1.8厘米,5裂,外生;雄蕊10,突出于花冠,花丝基部具柔毛;子房1,腺鳞密集分布于子房壁,花柱长于花瓣,宿存。蒴果长椭圆形,长约65438±0.2cm,顶端开裂。花期5-6月,果期7-8月。

栖息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脊、山坡、林下酸性土壤。

资源分布: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

培养

生物学特性是适应性的。土壤宜在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或粘壤土中栽培,不宜在碱性土壤中栽培。

栽培技术使用分株繁殖。适宜早春或秋季落叶后分株,挖出母株,每丛1枝,穴栽,每穴1株,覆土压实。也可以通过播种繁殖。

田间管理时要注意松土除草,雨季要注意排水。秋冬采摘树叶,晒干或阴干。

性格;角色;字母

人物鉴定叶子多卷成筒状,有的皱缩折断。展平后的完整叶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2-7.5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上表面深绿色至棕绿色,散生淡黄色腺鳞,下表面灰绿色,腺鳞多,主脉向下方突出,侧脉4-6对。叶柄长3-10毫米。近乎皮革。气香专一,味微苦微辛。

最好是叶片完整,颜色深绿的。

叶表面显微鉴定:上下表皮细胞垂壁略呈波浪状弯曲。上表皮有许多单细胞的非腺毛,长60-240μm,直径约8μm。下表革有许多不定的气孔和许多大而圆的腺鳞;菊花状;腺头由两层狭长的细胞组成,边缘扁平,直径120-150μm,细胞内常有油滴。腺柄短,横切面由2-4个细胞组成。薄壁组织和海绵组织中散在许多草酸钙簇,直径约8 μ m(图(2)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发,残渣加碳酸钠饱和溶液10ml,水浴加热使其溶解,加氯化钠1g和无水碳酸钠,充分摇匀,滤过, 并在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pH值,取1ml乙醚溶液,加入等量乙醇摇匀,分成两份。 向一份中加入1-2滴醋酸铅饱和溶液,摇匀,析出黄色晶体。在另一部分中,加入少量镁粉和4滴盐酸并摇匀,呈现微红色至棕红色。(检查黄酮类)(2)理化鉴别TLC ①取5g叶粗粉,加65438±0g碳酸钙,加50ml乙醇,水浴回流2h,残渣加50ml乙醇,回流65438±0h,合并滤液,取一半,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热水洗涤,浓缩至5ml,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减压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金丝桃苷和槲皮素作为对照品,在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氯仿-甲醇-丁酮-乙酰乙酸(16: 10: 5: 1)展开8cm,于紫外灯下(254nm)检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2)取(1)剩余的一半量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至5ml,加入等量蒸馏水,加入足量的醋酸铅饱和水溶液,过滤,用硫酸钠饱和水溶液除去滤液中的铅,过滤,滤液浓缩至5ml,用氯仿热提取30分钟,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蒸干。残渣溶于0.25ml甲醇中作为试液,其他成分为木材入侵毒素-1和东莨菪碱。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片上,以己烷-甲醇-乙酸乙酯(5: 1: 4)展开20cm,以10%三氯化锑氯仿溶液显色;在紫外灯下检查(254nm)。照山白样品的色谱图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图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杜鹃花、香杜鹃、紫杜鹃只在与对照品东莨菪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质量标志《中国人民药典》1995版规定,本品含总黄酮以干品计不得少于2.0%,含芦丁(C27H30O16)。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杜鹃醇、8-去甲基杜鹃醇、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1]杜鹃花素、二氢槲皮素、棉子素[2];香豆素类物质:东莨菪内酯、伞形酮[3];酚酸类: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丁香酸、杜鹃花[2]和氢醌(氢醌)。还含有挥发油,包括吉马酮、杜松樟脑、薄荷醇、α-、β-、γ-桉树脑和4-苯基-2-丁酮(4-苯基-2-丁酮)。此外,通过GC-MS和GC保留指数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4种成分,其中顺式-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4-十一碳烯为主要成分。11-三甲基-8-亚甲基双[7,2,0]-十一碳-4-烯)、葎草烯、γ-塞勒涅、γ-榄香烯(γ-榄香烯)。

药理作用

1.小鼠po5mg牻牛儿酮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与2mg可待因相当,ip牻牛儿酮具有预防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的作用。杜鹃花是关木杜鹃治疗气管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单一症状中,祛痰效果最高,咳嗽次之,哮喘最差。将少量墨汁注入家兔气管,在体观察其运行速度,以确定气管纤毛对粘液的转运速度。ip杜鹃花能明显加快转运速度,符合消痰的临床结论。

2.抗炎和抑菌作用本品中所含的愈创木脂素具有抗炎和兴奋子宫的作用,可用作抗炎剂。杜鹃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MIC25ug/ml。丁香酸和香草酸还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茴香酸还具有防腐和抗菌作用。

3.降血压和利尿作用。楤木毒素对麻醉猫有降血压作用。扁蓄虽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但持续时间短,易产生快速耐受。虎杖苷iv 0.5mg/kg对麻醉犬有利尿作用,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在大鼠实验中,无论po还是IP均为34 mg/kg,均可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其强度不及氨茶碱,但其毒性仅为氨茶碱1/4,故其治疗指数较大。

4.镇痛作用。辽东楤木毒素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最小镇痛指数为8.60。东莨菪碱能大大增强其镇痛作用,但对毒性无明显影响。阿托品可略微增强本品的镇痛作用。此外,天花粉蛋白具有弱的细胞毒活性,其ED50为60ug/ml,因此在体内具有高毒性。

5.石竹酸对中枢抑制有镇静和局部麻醉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6.对组织呼吸的影响:杜鹃花能抑制离体大鼠气管和肺组织的呼吸,使耗氧量降低26.4%左右,主要作用于吡啶核苷酸的酶系统。

毒性

对小鼠的毒性致死剂量(g/kg)为65438±0倍,挥发油1号为6.74,吉马酮为0.97,杜鹃为65438±0.5。水溶性部分小鼠腹腔注射致死剂量为69.9克生药/千克,豚鼠静脉滴注致死剂量为59.6克生药/千克。满山红总有效部位按人体剂量分5次(0.118g/kg)和50次(1.185g/kg)给狗和大鼠口服。服用60天、20天后,除动物体重增长受到抑制外,未观察到各器官的病理变化。每组2只狗每天给予150或75毫克/公斤或50毫克/公斤的杜鹃花24-25天。实验期间一般情况、行为、食欲正常,体重波动不明显。血常规和血非蛋白氮无明显变化,高剂量杜鹃组和大剂量杜鹃组无明显变化。而大鼠每天给予140或70mg/kg的蟾毒酮,持续30-60天,除体重增加外,各器官未见病理改变。家兔每日给药30或66g生药/kg,连续***10或14天,体重、肝功能、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心、肝、肾疾病病理切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药理作用,请参考“脑养化条”。

辽东楤木毒素小鼠腹腔注射的ED50为65438±0.3mg,扁蓄中毒小鼠腹腔注射的ED50为65438±0.73g/kg。中毒后死于阵挛性呼吸骤停。杜鹃花小鼠po LD50为1500±23mg/kg,中毒症状为外周血管极度扩张、共济失调、惊厥、死亡。犬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剂量(> 150 mg/kg)影响肝功能,认为临床试验剂量为50-100mg/次,每日3次较为合适。1 ig的LD50为0.97g/kg。氢醌具有很强的脲酶抑制作用。大鼠的口服LD50为320毫克/千克。服用1g可引起耳鸣、恶心、呕吐、窒息、气短、紫绀、惊厥、谵妄和虚脱。服用5g会导致死亡。口服可刺激胃肠道。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长时间接触低剂量氢醌气泡环境可使角膜发黄混浊。

龙牙楤木毒素的薄层色谱鉴别(见照山白项下)

加工提纯:去除杂质;切割:去除杂质,用水润湿。

性质辛辣;苦;冰冷的天性;小毒

经络和肺经

功能主要是止咳;化痰。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煎服,15-30g;或者泡在酒里。

附方子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红叶粗,一斤白酒泡七天,过滤。每剂15~20 ml,一日三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种展览

1.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止咳化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咳嗽。

在慢性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临床观察证明,对单纯型疗效较好,对喘息型及合并肺气肿患者疗效较差。止咳效果显著,祛痰次之,平喘较差,抗炎作用不强,不能预防感冒。用法:1。每日服用相当于50-10g生药的水溶性粗提物:部分情况下,每日加入关木杜鹃挥发油0.5-1ml。10天为一个疗程。1-3个疗程后,596例患者显示近期有效率为80.3-90.7%,显效率为27.9-51.5%。根据近期控制48例,显效166例,好转299例,无效83例。平均有效率为86.65438±0%,有效率为35.9%。经验证明,每日50克生药与100克疗效差别不大,副作用明显减少和减轻。一般两个疗程比较合适,延长疗程增加剂量并不能明显提高疗效。增加一定量的挥发油可以提高效率。2.提取满山红有效成分制成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经248人10天观察,有效率82%,显效率38%。也可以用以杜鹃花为主的复方来治疗,似乎比单纯的无知会提高疗效。如关山杜鹃联合黄芩、穿山龙、桔梗有效率为88%,其中52%更有效。满山红、紫菀和920的水提物和挥发油治疗有效率为96% (107例,6个疗程),其中有效率为71.0%。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口干、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胃痛、厌食、腹泻、头晕、头痛等。,一般都不严重,1-3天就能消失。临床上还观察到,服用关白杜鹃水溶性粗提物有轻度的短期降压作用;半数以上的病例引起心率减慢;少数服用100克生药者出现心电图改变,部分肝功能或尿常规异常者呈加重趋势。但日剂量相当于50克的话,只有少数病例有心电图改变,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资料来源: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姓名m m m: n sh ā n hó n ɡ

别名映山红、映山红、山崩、靠山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是杜鹃花科兴安杜鹃的叶子。秋冬采收,晒干。

原始形态的常绿灌木,1 ~ 2米高。多分枝,易碎;小枝薄和弯曲,暗灰色;幼枝是棕色的,有毛。叶互生,多数簇生在枝顶;近似皮革的;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 ~ 5厘米,宽1 ~ 1.5厘米,冬季卷成筒状,揉捏后芳香,顶端钝圆,或因中脉而凸出成硬点,基部楔形,顶部深绿色,底部散生白色腺鳞。花1 ~ 4生于枝条顶端,叶片张开,紫红色;萼片小而有毛:花冠漏斗状;雄蕊10,花丝基部具柔毛:子房壁上有白色腺鳞,花柱长于花瓣,宿存。蒴果长圆形,从顶部开裂。花期为5-6月。结果期为7-8月。

栖息地分布在山脊,山坡和森林中的酸性土壤上。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内蒙古。

化学成分

含有鞣质、还原性物质、强心苷、类黄酮、中性树脂、酸性树脂、油和挥发油。

叶子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杜鹃花、杜鹃花B、金丝桃苷、扁蓄、杜鹃花、棉子素、杨梅素和二氢槲皮素。

叶含挥发油0.135 ~ 0.94毫升/100克。其中镇咳祛痰的有效成分是吉马酮。此外,它还含有桉树脑、愈创木酚以及石竹烯、香芹酮和葎草酮的氢化物。

此外,叶子还含有酚类等其他成分。这些成分是氢醌、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草酸、丁香酸、杜鹃花醇、香豆素和芳毒素。

嫩枝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如熊果酸。单宁也存在于茎和果实中。

药理作用

①镇咳作用

采用刺激豚鼠或猫喉上神经和浓氨水喷雾刺激小鼠诱发咳嗽的方法,证明了用乙醇或水提取的各种制剂和关木红挥发油经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镇咳作用。小鼠口服10 mg挥发油1号或5 mg牻牛儿酮,相当于可待因2 mg的镇咳作用。镇咳部位很可能在中枢的脑干,镇咳剂量对动物的呼吸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杜鹃花没有镇咳作用。

②祛痰作用

满山红酒浸泡液给家兔服用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增加呼吸道分泌)。家兔和小鼠酚红法也证明挥发油和水溶性部位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而牻牛儿酮(口服)无效,杜鹃无论口服还是腹腔注射均有明显效果。将少量墨汁注入家兔气管,在体观察其运行速度,以确定气管纤毛对粘液的转运速度。杜鹃腹腔注射后,转运速度明显加快,符合气管炎患者痰量减少,服药后易咳出的临床效果。去甲杜鹃也是祛痰的有效成分。

③平喘作用

家兔静脉注射视紫红质溶液可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豚鼠腹腔注射牻牛儿酮、挥发油总提取物、水溶性部位5号有抗组胺诱导的支气管痉挛作用(组胺喷雾法)。

④对组织呼吸的影响。

在体外,杜鹃花能抑制大鼠气管-肺组织的呼吸,降低耗氧量26.4%,主要作用于吡啶甲酸的酶系统。

⑤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许多杜鹃花有类似洋地黄的强心作用。静脉注射或灌胃杜鹃花酊可使猫心脏的节律减慢,收缩幅度增大。静脉注射后,效果可持续1.5小时,最短仅30分钟,灌胃时持续时间较长。对于实验性心血管功能不全的犬(右侧反复人工气胸会使静脉压和动脉压升高,血流减慢,心跳加快,不进食,心电图有改变),满山红输液、酊剂可降低静脉压和动脉压,心跳减慢,血流加快,心电图恢复正常。豚鼠静脉注射满山红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心电图上,窦性心律逐渐减慢,P-R间期逐渐延长,随药物剂量增加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有轻度S-T段下降,T-T高耸,Q-T间期延长。最后,口服时窦性停搏似乎没有效果。

⑥体内过程

这种药物在小鼠口服后很快被胃肠道吸收。大鼠口服后1小时,肝脏含量最高,然后依次为脾、心、肾、脑、血、肌、肺。服药后1 ~ 6小时期间,体内药物含量急剧下降,但尿液中已无原药。离体大鼠组织孵育试验证明,肝脏可大大降低药物的回收率,提示药物在体内被肝脏等组织破坏。

毒性

1倍灌胃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g/kg),挥发油1号为6.74,牻牛儿酮为0.97,杜鹃为1.5。水溶性部分小鼠腹腔注射致死剂量为69.9 g生药/kg,豚鼠静脉滴注致死剂量为59.6 g生药/kg。满山红总有效部位按人剂量分5次(0.118 g/kg)和50次(1.185 g/kg)给狗和大鼠口服。服用60天、20天后,除动物体重增长受到抑制外,未出现药物引起的各器官病理改变。每组2只犬每天给予杜鹃花150或75 mg/kg或甲地孕酮50 mg/kg,共24 ~ 25天。实验过程中,情况、行为、食欲正常,体重波动不明显。血常规和血非蛋白氮无明显变化,但高剂量杜鹃花组和甲地孕酮组有明显变化。而大鼠每天给予140或70 mg/kg的牻牛儿酮,持续30 ~ 60天,除体重增长受到抑制外,各器官未见病理改变。家兔在***10或14天每日给予30或66克生药/公斤时,体重、肝功能、心电图无明显变化,B、肝、肾疾病病理切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临床副作用轻微,但长期使用杜鹃可能对肝脏有一定影响。应该引起重视。主要毒性成分是木酚毒素。其药理作用,请参考“脑养化条”。

性味《东北常用中药材手册》:苦,寒。

功能指示

①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止咳祛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咳嗽。

用法用量:汤剂(鲜),0.5 ~ 1两。

附方子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山底租红叶22两,白酒1斤浸泡七天,过滤;15 ~每次20ml,一日三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在慢性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临床观察证明,对单纯型疗效较好,对喘息型及合并肺气肿患者疗效较差。止咳效果明显,祛痰次之,平喘较差,抗炎作用不强,不能预防感冒。用法:每日服用50 ~ 100g水溶性粗提物;部分情况下加入关木杜鹃挥发油,0.5 ~ 1ml/天。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 ~ 3个疗程后,观察596例。近期有效率为80.3 ~ 90.7%,显效率为27.9 ~ 565438±0.5%。根据近期控制48例,显效166例,好转299例,无效83例。平均有效率为86.65438±0%,有效率为35.9%。经验证明,每日50克生药与100克疗效差别不大,副作用明显减少和减轻。一般两个疗程比较合适。延长疗程、增加剂量不能明显提高疗效,但加入一定量的挥发油可提高显效率。2.提取满山红的有效成分,制成胶囊。一天三次,每次两粒胶囊。经248人10天观察,有效率82%,显效率38%。也可以用以杜鹃花为主的复方来治疗,似乎比单一的味道更能提高疗效。如关山杜鹃联合黄芩、穿山龙、桔梗有效率为88%,其中52%更有效。将满山红、紫菀和920水提取物和挥发油混合。复合疗法(107例,六个疗程)有效率为96%,其中有效率为71.0%。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口干、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胃痛、厌食、腹泻、头晕、头痛等。,一般都不严重,1 ~ 3天就能消失。临床上还观察到,服用关白杜鹃水溶性粗提物有轻度的短期降压作用;半数以上的病例引起心率减慢;少数服用100克生药者出现心电图改变,部分肝功能或尿常规异常者呈加重趋势。但日剂量相当于50克的话,只有少数病例有心电图改变,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别名东北山红,山红,山红,山崩

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兴安杜鹃的干燥叶和根。夏秋季采收,阴干,根可随时采收,鲜食或切片晒干。

性质本品多卷成筒状,部分干瘪破损。展平后,完整叶片呈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长2 ~ 7.5厘米,宽1 ~ 3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上表面深绿色至棕绿色,散生淡黄色腺鳞;下表面灰绿色,有许多腺鳞。叶柄长3 ~ 10毫米。近乎皮革。香气特殊,味苦微辛。

区别

(1)本品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呈长方形,被角质层包围,凹陷处有腺鳞;下表皮细胞近圆形,有波状壁、孔和腺鳞。栅栏细胞2 ~ 3排,海绵细胞圆形。主脉维管束双韧,周鞘纤维不连续排列成环状,上下表皮内有多排厚角细胞,脉上表面有单细胞非腺毛。薄壁细胞和海绵细胞含有草酸钙簇。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50ml,超声65438±0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40%乙醇,水浴加热溶解三次,每次65438±00ml,趁热滤过,合并滤液,蒸干乙醇,水溶液用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此外,取5g关山杜鹃作为对照药材,以相同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杜鹃花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7:2:0.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置于预先饱和15分钟的展开剂瓶中,展开,取出,晾干,喷三氯化铝试液,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辛、苦、温。

经络,肺经,脾经。

功能指示

叶:止咳化痰。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咳嗽。

根:止痢。用于肠炎和痢疾。

用法用量:25-50克,水煎;6 ~ 12g,40%乙醇浸泡。

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潮湿和高温。

摘自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