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个巫师,从来不借钱,到期只付利息。多年后他是如何成为富翁的?

说起黄楚九这个名字,很多人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后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没有这个人。”如果我再让你想起“丹”这个词,你会不会拍拍额头恍然大悟:“哦,那是丹?”没错,就是你想到的那个丹。它的盒子上有这样一个LOGO:红底一龙一虎相视,上面写着“龙虎满丹”的字样。这种出现在我们童年记忆中的药,可以说充满了童年的回忆。事实上,它的发明者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黄楚九。他是晚清的大天才。

黄楚九,又名黄承干,出生于1872。他是上世纪初上海著名的实业家。他的“黄氏药业集团”旗下拥有21家医药企业,规模在当时无人能及。嗯,他和黄在家族中有很长的历史,但他们彼此都不喜欢对方。但是今天,我们不谈这些恩怨,而是让我们来看看黄楚九是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的。

黄楚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听从医生的建议。父亲擅长中医眼科治疗,母亲略懂医术,每天帮父亲出诊。15岁时,由于父亲去世,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黄楚九走上街头卖眼药水来补贴家用。后来条件稍有好转,他在老城区开了一家小诊所,取名“益寿堂”。

但随着西医的传入,中医受到了冲击,诊所生意不如预期。黄楚九的头脑很灵活,一直想开一家中西医结合的大药房,但是没钱,只能一拖再拖。后来在看病的过程中,黄楚九认识了一些有钱的公子哥,他就向这些公子哥借钱。

如果你认为他借的钱花了,那就错了。每次黄楚九借了钱,他都保存完好,锁在柜子里。他在还款日还了所有的利息,然后他继续向别人借更多的钱。这种补贴利息的做法是不是很令人费解?黄楚九的辉煌恰恰体现在这里。

你以为一下子向朋友借几十万块钱,别人还能放心把钱交给你吗?除非你是铁哥们,否则别人肯定很犹豫。不还钱怎么办?黄楚九连本带利还贷的做法是为了积累自己的信誉。好事多磨。过了一段时间,黄楚九终于一次性借了3000元,这成了他在西医领域的第一桶金。

1890年,黄楚九在法租界开了一家中法药店,很快就为他恢复了。黄楚九是个商业天才。上海人因为夜生活丰富,白天经常很压抑。通过将中药镇定剂包装成健脑剂,他推出了“爱罗补脑汁”,吸引了成群结队的买家,为他积累了一大笔钱。

此外,他还注意到当时吸食鸦片的风气盛行,于是审时度势,研制出一种戒鸦片的药物——“百令剂霜”,也获利丰厚。到1926左右,黄楚九的集团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开始向各个领域扩展。

其实,光看黄楚九推出的健脑长寿丸之类的药,总觉得这家伙在骗,在吹嘘一些普通的药。他可能不是我们标准意义上的良心企业家,但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除了这些让人交智商税的保健品,黄楚九还推出了许多亏本出售的国产药品,只为与外国投资者竞争。前面提到的任丹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当时张贴了一张传单“中国公民请乘坐中国任丹,在国内旅行时不要忘记中国任丹”。

1931年,病死,他的一些产业被他的弟弟黄占有。也许后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对现代医学事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