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源的药用价值
采收与贮藏:夏秋两季采摘叶子,晒干。
炮制:取原药材,去杂去梗,洗净,微润,切丝,晾干。
性状:片状,长25 ~ 50毫米,宽10毫米,表面灰绿色和黄绿色,革质脆。气微,味苦。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干燥容器中。性状鉴别:果实为果实,通常2-3枚着生于同一柄顶端,单枚倒卵形,类圆形,稍扁稍弯,顶宽底窄,长7-20毫米,宽5-8毫米,果皮外表面红褐色,有凸分叉脉,内表面浅红褐色或棕黄色,有光泽。里面有1-2粒种子,呈扁圆形,直径约5mm,厚3mm,黑色有光泽,一端边缘可见凹陷的种脐。果皮外层脆,内层硬,仁白油。气味轻微,果皮微涩,种子轻腻。显微鉴定:外果皮为1表皮细胞,方形或长方形,被角质层包围。上皮下细胞有1排,排列整齐。中果皮有10多层细胞,多数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少数为圆形,细胞壁薄。外部坚韧型维管束单一,大小不一,位于果皮中央,断续成球状。韧皮部外侧之间有纤维束,木质化。木质部由导管、木质纤维和木质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壁木质化。内果皮由1层石细胞组成,多为长方形,有明显的孔和沟,壁厚,木质化,覆盖角质层。
粉末特征:粉末呈深棕色,纤维状。①石细胞呈长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梭形,均木质化,长36 ~ 320μ m,宽16-50μ m,内果皮石细胞壁厚,有斜孔,或壁薄,有单坑,内果皮石细胞细,壁厚,坑不明显。②纤维细长,部分分叉,有斜孔,木质化,长300 ~ 800μ m,直径16 ~ 25μ m..③果皮表皮细胞表面呈多边形,壁薄。④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为多角形,棕黑色。
药理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香源汤浓缩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相当于1ml1u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B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不强。①治泻痢:山香一两,水煎服。②治疗女子血崩:山香四两,桂圆一两,水煎。
③外伤肿痛的治疗:鲜甜山药加酒捣碎,患处烤热。(①以下为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记录)
(4)治疗产褥热:山香源、白英、三钱、番天花各5元,杨二玉、蛇莓各2元。用酒和水半炒,加一两片红糖。(《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⑤治疗风湿性腰痛及产后感冒:山香一至三。水煎鸡尾酒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疗偏头痛:山香源、鸡肠、金银花、威灵仙各五元,黄酒煎服。
⑦治疗关节或肌肉风痛:山香元三梁,煎服。
⑧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山香五元,水煎服。(6)以下是《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⑨治脾大,根锅猪脾。
山香源片
山香圆叶1333g。将桂皮叶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65,438±0/3,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65,438±0.2小时,过滤,收集沉淀,滤液用药渣浸泡65,438±0天,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入煎液中收集的醇沉淀,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压制成60。本品心棕黑色,味微苦。功能性抗菌消炎。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扁桃体脓肿。口服4-6片,每日3-4次。儿童应减量或遵医嘱。(中成药研究1982,(3):42;中草药快讯1978,9(2):21;中草药快讯,1978,9 (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