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快速增加白细胞?
益气健脾药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滋阴补血药物可以保护骨髓功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
中草药及有效成分常用于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草药有人参、黄芪、党参、女贞子、鸡血藤、枸杞、地黄、川芎、苦参、刺五加、茜草、灵芝、三珍、淫羊藿等。
能升高白细胞的中药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枸杞、银耳、云芝、淫羊藿、人参多糖等。)、生物碱类(小檗胺、去甲斑蝥素、苦参总碱、千金藤素等。)、皂苷类(人参皂苷、绞股蓝总皂苷、黄芪皂苷等。)和挥发油(莪术油、茴香胺等。).
中医常用的复方制剂有尤鲁汤、保元汤、十全大补口服液、六味地黄口服液、白胜丸、乌鸡白凤丸、健脾益肾颗粒、长安白胜颗粒、白胜片、参芪片、养血白胜胶囊、大华罗布麻胶囊、枫苓胶囊等。?
2.化学药物?
雷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是促核酸代谢物,也能促进肿瘤生长,慎用。小檗胺是从小檗属植物中分离的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加外周白细胞的作用。
茜草双酯是茜草有效成分的衍生物,能加速成熟白细胞的释放,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升白细胞作用优于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与它们有协同作用,与肌苷、茴香碱、核苷酸、氨基肽等。也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3、新型上行白药①rHuGM-CSF这是一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从大肠杆菌中生产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非糖基化水溶性蛋白。?
RHuG-CSF是一种非糖基化糖蛋白,含有175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人G-CSF的天然序列一致,只是添加了一个氨基末端蛋氨酸,用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可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循环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从而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
正常情况下,新产生的成熟粒细胞进入循环池5天,而rHuG-CSF应用后,进入循环池约1天。使用rHuG-CSF,患者的WBC恢复正常平均需要3-4天。?
Lingulin是突变菌中强效的造血生长刺激因子,能强烈刺激机体产生多种内源性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强白细胞功能,激活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500多例肿瘤患者临床验证,其美白效果与rHuG-CSF相当,免疫功能更明显。动态观察显示,给药24小时后美白效果最明显。
主要由白细胞组成的升百信是一种多克隆细胞因子诱导剂,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多种高效细胞因子,包括G-CSF、GM-CSF、IL-1、IL-2等。,相当于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
白细胞恢复正常值的平均时间为3-2天。本品的主要副作用为发热和局部疼痛,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⑤地榆白胜片能刺激骨髓造血,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血细胞数量,有效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水平。
放化疗会导致肿瘤患者骨髓抑制,其造血微环境也会被破坏。地榆白胜片可防止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细胞DNA损伤,具有保护造血微环境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地榆白胜片用于放化疗初期预防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效果良好。
扩展数据:
血液中有五种白细胞,按体积降序排列: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状和非颗粒状两大类。
粒细胞
颗粒性白细胞(粒细胞)含有特殊的染色颗粒,通过瑞氏染色可以区分三种颗粒性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和吞噬能力,是抵御侵袭性细菌,尤其是急性化脓性细菌的最重要防御系统。当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时,体内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包含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的粗糙嗜酸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性,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减少其对机体的损害,并能抵抗组胺等炎症因子的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粒细胞,含有组胺、肝素、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来。
正常人粪便中偶尔可见少量白细胞,所以大便检查白细胞数可作为肠道是否有炎症的依据。
无颗粒白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没有细胞质颗粒,但有圆形细胞核,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认为它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运动,能吞噬和清除受伤和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
单核细胞也参与免疫反应,吞噬抗原后,将其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移到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单核细胞也是对抗细胞内致病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御系统,也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淋巴细胞是具有特定免疫功能的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成人白细胞计数为(5 ~ 9) × 10 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 ~ 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005 ~ 0.05,嗜碱性粒细胞占0.005 ~ 0.01,单核细胞占0.03 ~ 0.08,淋巴细胞占0.28。
儿童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成人。不同的生理状态(如怀孕)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显著增加。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具有不同的防御和保护作用。
瑞氏染色法检测外周血中五种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白细胞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因为去医院的时候经常会做化验,最常见的就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最常用的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所以有必要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储备相关的基础知识。
白细胞计数是指对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白细胞的数量进行计数。
百度百科-白细胞
百度百科-白细胞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