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药妃子
香榧[1],又名香榧、赤果、玉山果、香榧、野鸡子等。是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它的果实包裹着坚硬的果皮,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端尖尖的,呈椭圆形。成熟时,其外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子为黄白色。
药用的
药理作用
驱虫作用,香榧提取物对猪大蟒蛇和试管中的蚯蚓没有作用,也就是说可以驱除猫带绦虫。种子油可以驱除钩虫。
收缩子宫,产于日本的榧子含有生物碱,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民间用于流产。[2]
用炒的方法制备草药
香榧:洗净杂质,或去壳去仁,用时捣碎。
炒香榧子:将干净的果仁略炒至外表棕黑,内仁黄黑,散发出焦香味。或者用沙翻炒至熟,内黄外焦,取出,过筛去沙,放凉。[1]
来源
1,陶弘景:甄氏,今出东阳各县,其子在说,治一寸白,无用。
2、《唐本草》:其实这个东西是昆虫之一。《尔雅》云:山野。其树大而高,叶似杉,木似柏,松,肌细而软,故可用之。
3、《开宝本草》:其子与此(实)不同,不明,无用。
4、《本草伊彦》:实心,大如橄榄,壳紫褐脆。其中有一层厚厚的黑皮,其仁黄白相间,久嚼渐甜。太多了就滑了。
5、《本草经》:诚然“本经”味甘无毒,但味微涩,用宜苦,气宜微寒。五痔三虫都是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故大肠畅通,二证治愈。
6.新版本草纲目;压香榧杀虫最好,没做过煎药的,切片很巧妙,剩下的都当煎药用。患虫痛者,立竿见影,屡试不爽,才敢叫人享受。杀虫的都是伤气血的,香榧不是。
7、《本经》:主腹邪气,三虫,蛇螫。
8、《别录》:主五痔。
9、陶弘景:治一寸白。
10,孟伟:能使人进食,消除五谷杂粮,帮助筋骨,锻炼身体,提高视力。
11,《每日草药》:杀腹中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者,立竿见影。带壳细细咀嚼,化痰。
香榧
12,《声声辨》: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13,《本草纲目》:润肺杀虫。
14,“奔元”:与君子同心协力。
15,本草回春:治肺火,健脾土,益气化痰,止咳平喘,祛瘀生新。[1]
功能指示
杀虫,消化不良,润燥。治疗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干咳、便秘、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