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厨师都在谈论香料的比例和应用,以及如何搭配。

大家都了解了很多卤水用的香料。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些成品香料的应用经验。

大蒜粉:由脱水大蒜制成的粉末,有辣味。主要用于腌制排骨、掌宝等有腥味的东西,可以增香去腥。一般腌制时同时放料酒、生粉、蛋清(有的还放南乳),每斤原料放约3g蒜粉(如需蒜味可同时加入鲜蒜籽),腌制3-4小时左右即可。我们厨房用的是上海味好美牌蒜粉,每瓶重约640克,价格约15元。大蒜粉容易使用,与新鲜大蒜相比有一种干燥的味道。

鲜辣粉:我用的是“only plus”牌子。是复合口味,微辣,味重。多用于煲汤,或者炒菜时加少许调料,做炒面时加也能提味。

五香粉和姜粉:这两种香粉一般都是用鲜蒜和杂蔬汁混合腌制原料,比如风沙鸡。五香粉、姜粉加入孜然粉后也可以用来腌制孜然羊排。蒋莎粉是粤菜中的一种调料,最典型的是盐焗鸡,也用于腌制帝王鸽。

盾叶薯蓣粉:盾叶薯蓣是咖喱粉的主要成分,味道香浓刺鼻。大部分用于配制油咖喱或烹制其他复合酱料。很多人觉得市面上卖的油咖喱不够好吃,可以在油咖喱中加入姜黄粉、咖喱粉、三朵花、淡奶,烹制成自制的油咖喱。

芫荽粉:芫荽粉,是用香菜籽做的,吃起来比香菜籽快。多用于锅、干锅系列、铁锅、石锅等菜肴中。出锅前约1分钟放入,让香气充分挥发。一个菜大概需要2-3克。

九制陈皮:陈皮是一种加工食用的零食。根据我的经验,做“陈皮鸭”、“陈皮牛肉”的时候,最好用九制陈皮,可以直接煮,可以食用,味道更好。而普通的陈皮多用于煮卤水,其香气在烹饪中的作用不是很大,香气要提前变软才会挥发。

咖喱叶:香气没有咖喱浓郁,但有一种特别的清新。咖喱叶的香气受热会挥发,在烹饪中有两个用途。一种是煮酱,炒的时候把香气炒出来,然后煮,让香气和其他食材融合;一种是先炒香,等熟了再一起炒。

鲜香茅:形似茭白,可增香。因为富含水分,受热挥发,比干香茅更容易入味。新鲜香茅有两种用途。一个可以用来煮咖喱酱或其他酱料。将香茅切成小块,用低油温炒20分钟,然后加入蒜泥、干洋葱、椰奶、咖喱粉等。一种是用来煮盐水的,用小刀捣碎(或者切片,这样和水的接触面会多一些)。一般80斤的水放30-50克即可。

香茅:以前是用来提升卤水中的香味,现在也用来开发一些菜肴,如香茅鲫鱼、香茅排骨等。使用前要用水软化,否则缠绕时容易断,油炸时可能会糊。

目前使用的香辛料在家禽家畜肉制品中应用较多,在鱼类中应用较少。根据公司几个厨师的经验,列举了一些适合做鱼菜的调料:

甘草、八角、丁香、香叶、当归、肉桂、紫苏、莳萝子、薄荷、罗勒、陈皮、香茅、迷迭香、千里光等。它们有去腥增香的作用。在这些香料中,有些是苦的,有些是咸的,有些是涩的。经过合理搭配,他们的品味会得到提升。以下是烹饪鱼菜肴时使用的几种包装:

1、紫苏5克、莳萝5克、薄荷5克、陈皮5克、八角5克、肉桂5克、母丁香3克、迷迭香3克。本款适用于海鱼中的鲅鱼制品,以500克原料为准。

2.紫苏5克,肉桂10g,莳萝3克,香叶5克,陈皮8克,干姜8克,八角10g,丁香5克,香茅8克,花椒5克。将上述香料磨成粉,与干辣椒、泡椒一起炒,做成淡水鱼剁椒菜。

3、紫苏10g、肉桂5g、莳萝8g、香叶5g、罗勒6g、陈皮8g、肉豆蔻5g、八角8g、干辣椒10g、花椒5g。这种材料里塞满了淡水鱼汤,比如酸菜鱼。

以上三种配方适用于烹饪各种海鲜和淡水产品。

香料可以用来煮卤水,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煮我们自己酒店的秘制辣酱和调味油,还有自制的十三香粉。只要搭配得当,操作正确,就能做出比市面上卖的成品更有个性特色的调料,从而衍生出一批招牌菜。下面是几个南北都能接受的公式。

特色十三香

配料:八角500克,山奈200克,丁香150克,茴香500克,草果400克,豆蔻400克,香叶500克,藿香300克,曹玲600克,割草600克,孜然500克,肉桂300克,干姜80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用小火煸炒,冷却后研成细末。

这种香辛料粉适用于煮、拌、炒等需要快速出香味的菜肴,如烧烤或稍微翻炒的炒菜。使用起来方便实用。

七香江

材料:郫县豆瓣酱5公斤,泡椒酱3公斤,巴赞辣椒2公斤,色拉油15公斤。

香料:八角500克,草果400克,香果400克(香果是樟科植物樟树的成熟种仁,有特殊的香味),茴香500克,香叶500克,豆蔻400克,曹玲500克。

制法:先将5公斤郫县豆瓣酱、3公斤泡椒酱、2公斤糍粑椒用小火煸炒,然后加入八角、草果、香果,煸炒10分钟,再加入茴香500克、香叶500克、豆蔻400克、曹玲500克。

此酱适用于:烤、炒、炖、焖等菜肴,如红烧兔肉、红烧肘子、红烧鱼等。如果夏天温度高,可以冷藏,效果也是一样的。

香料油

材料:色拉油10公斤,八角1公斤,山奈500克,丁香250克,草果600克,茴香800克。

方法:一种方法是:先将香料浸泡在水中,然后放入油中用小火将水烧开,焖3小时。还有一种用高压锅压的方法,就是先将香料用水浸泡,然后放入高压锅,按照每10公斤油加两公斤水的比例(水基本变成蒸汽)压30分钟除去香料残渣。香料的香味会挥发,所以一般密封存放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为了保持最佳的香味和效果,最好不要超过2个月。

这种油适用于:拌菜,或者直接加了香辛料油的菜,比如冷肘子片,冷腰花。

在中餐中,调料主要用于卤菜、火锅、炖菜、火等烹饪中。,起到增香的作用,有的还有保健功能。

常用的香料品种有八角、茴香、桂皮、胡椒、草果、丁香等。现在有很多开发出来的食品调味剂,应用也很广泛。这里有几个例子:

椒香粉:多用于四川火锅,能衬托出焦香味。每口锅的底料是3克左右的糊粉,在客人点锅底上桌之前放进去,然后加汤。上火后越煮,香味越浓。以前要炒底料才能达到这种焦香味,比较麻烦,不好掌握。现在这种香料可以用来弥补。但这种添加剂只有短期的增香作用,挥发很快,不像其他香料会越来越香,味道绵长。

调味剂:香味为五香,挂汤时常用。做菜的时候也可以加一点香精,但是如果放在香味比较浓的卤菜里,就不能放炒菜,否则会适得其反。

香粉:多用于汤和炖菜,如炖鸡。煮好后放一些香粉,增加香味和鲜味。

香辛料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放入卤水中的,但在其他环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磨粉:香料烘干或炒制后,不宜立即磨粉,必须待彻底冷却后再磨粉,因为磨粉的香味遇热易蒸发。

2、储存:香料研磨后应密封,不挥发变质,如姜黄粉、孜然粉、茴香等。,可以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如酒瓶);有些香料受光照射后会产生水分,变得潮湿甚至变色,所以要存放在陶瓷质地的容器中,因为陶瓷是避光的,有吸水性,可以使存放在里面的香料变干。比如藏红花粉,经过长时间的光照,会变得暗灰色,不会有原来的明亮感。

3、出料时间:不同种类的调料,出香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出料时间也是有先后顺序的,比如香油、花椒要放在菜出锅之前,而八角、豆豉、豆瓣需要靠小火才能出香。

4.用香料的时候,干和不干区别不大。比如咖喱,感觉新鲜的咖喱叶比干咖喱好,干的味道很浓。新鲜的咖喱叶有一种特别的鲜香味,放在有汤的咖喱菜里会很香,比如“咖喱蟹”。干的高良姜比新鲜的味道更好,就像生姜一样。

鸭师傅的秘制调料包,精选20多种食材,配比精准,配料好,配方好,在家中和生意场上都能做出好味道。

如何结合健康做出好味道,是一门大学问。鸭师傅特别注意这一点。原材料很重要。我们的香料包中有20多种香料可以在没有添加剂和硫磺的情况下熏制。综合酸碱平衡的比例,健康值比例在口感和健康上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