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的种植前景

菘蓝,别名青黛、板蓝根、菘蓝,是一种中草药。它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一般秋天挖,加工后可入药。中国各地都有生产。下面我们来看看菘蓝的种植效益和前景!

菘蓝的种植条件

菘蓝对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强,耐寒喜温,但怕水害。在长江流域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能正常生长。种子容易发芽,在15C~30C范围内发芽良好。发芽率一般在80%以上,种子寿命1~2年。

菘蓝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经过冬季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所以在生产中利用这一特性,采用春播或夏播。当年收获叶和根,种植5-7个月。如果按照正常生长期栽培,只是用来留种。

菘蓝种植效益

菘蓝的根属于十字花科菘蓝属,入药。近年来,由于社会需求不断增加,板蓝根的商品价格稳步上升。目前药材市场供不应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为63种紧缺中药材之一。因此,板蓝根人工种植前景十分看好,药农可以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生产。菘蓝适合在中国各地种植。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种。从种植到收获只需6-7个月,一年可连续栽培两次。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药材。以种植板蓝根1亩为例:

1.投入:种子2公斤,种子200元,化肥100元,农药除草剂30元,含330元。

2.收入:板蓝根年产量250 ~ 35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格20~25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产值为250kg20元/公斤=5000元。

3.净利润:5000元-330元=4670元。

板蓝根的种植前景

板蓝根是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最明显,是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等流行性疾病的良药。所以在历史上,每当各地有疫情或疾病发生时,菘蓝就出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板蓝根市场波动较大。比如1987年,上海爆发了一场流行性传染性肝炎,2元一根的板蓝根价格飙升到22元一根的高价。第二次是广州,2003年春天疫情最严重。当时还不标准,高的时候居然涨到100多元。第三次是2005年,中国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板蓝根是主要方。不难看出,板蓝根的辉煌历史与突如其来的疫情密切相关。

由于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明显,近年来新产品不断推出,板蓝根销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板蓝根的年销售量在15000吨左右。以板蓝根为主要原料的药物有板蓝根颗粒、板蓝根注射液、板蓝根糖浆、板蓝根片、板蓝根含片、板蓝根茶等。其中板蓝根颗粒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价格便宜,服用方便,疗效好,无副作用。它们是早春秋冬预防感冒的良药,销量巨大。

兽药中板蓝根的用量也很大。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家畜的各种疾病频繁发生,如今年的禽流感。板蓝根抗病毒效果明显,年销量在野生豌豆之间。

鉴于以上原因,医药界人士预测板蓝根的开发将大有可为。希望抓住有利时机,按照GAP标准发展板蓝根种植。

一些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