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泡脚要注意什么?

中药泡脚是一种非常养生的方法,适当的泡脚可以给人体带来很多好处,而且中药泡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用中药泡脚要注意什么呢?中药泡脚要注意什么?中医泡脚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下面详细了解一下中药泡脚的具体内容。

1.中药泡脚的注意事项

(1)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首先要注意泡脚时间不要太长,最多半个小时,否则长时间泡脚局部血液循环过快,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对缺血,老年人可能会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晕倒。其次,要注意饭后半小时内泡脚,这样会影响胃部的血液供应,长此以往会使老年人营养不良。

(2)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

脚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袜子保暖。最好是全身热量慢慢减少后再去睡觉。老人泡脚最好放在一个底面积很大的深木桶里,这样可以让脚舒服地平放,让水一直泡到小腿。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要随时补充热水。

(3)用中药泡脚更有效。

在热水泡脚的同时,如果能在热水中加入中药,对于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还能起到强身健体、保健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药足浴一定不能用金属和塑料盆,否则药液的有效成分会损失一部分。皮肤破损或割伤时,要停止浸泡药物(破皮皲裂的情况除外)。中药足浴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老年朋友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2、足浴法

(1)艾叶泡脚。

取干艾叶50-100g(视水量而定,无严格标准),先加水煮沸待温度降低后再加冷水或泡脚。如果太麻烦,就把艾叶放在一些热水里泡20分钟再加水泡脚。

艾叶泡脚的几个小方子:

(1)艾草和生姜可以治疗感冒、关节病、类风湿病、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

(2)艾草、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畅、手脚麻木或瘀血。

(3)艾草加盐适用于上焦带火,常导致忌妒、牙痛、咽痛、烦躁、上火感冒、腿脚浮肿。

(4)艾叶花椒20粒适用于汗脚、脚臭、脚气、温疹。

(2)用醋泡脚

醋的选择:(米醋或陈醋100-150克)

醋泡脚的作用:

(1)可以解决脚臭问题。用醋泡脚可以杀菌,一定程度上治疗脚气。

(2)可以缓解疲劳。

(3)能滋润皮肤,软化角质,增加皮肤弹性。

(4)能祛风湿,改善畏寒症状。

(5)治疗睡眠障碍。

(6)醋能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增强血液循环,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理沉积,治愈多种慢性疾病。

(3)杏仁茶泡脚

苦杏仁45g,绿茶10g。将上述药物一起放入锅中,加入2000毫升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将1小瓶药水涂于面部和手臂,将剩余药水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浸泡30分钟。20天就是1个疗程。能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发黑粗糙、痤疮、疥疮。

(4)用中药泡脚

对于患有痛经的女性,可以尝试坚持中药泡脚来改善痛经的状况。

1.气滞血瘀型

它的症状是月经前或月经期间的腹胀和疼痛,暗经血带血块。有这类症状的人,要调和气血,祛瘀止痛。由于女性以肝为主,泡脚选用的药物以足厥阴入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通经醋,如青皮30g,乌药30g,益母草30g,川芎10g,红花10g。加入约两升水、约50毫升醋,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煎30分钟。待药凉至50℃时,将药渣倒入盆中泡脚。盆里的药水量要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加适量温水。脚在药里不停的动,让脚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钟以上。

2.阳虚寒实型

其症状为小腹冷痛,热敷疼痛减轻,手脚发冷。要用温经散寒的原理来止痛。因为中医有肾主全身阳的说法,所以泡脚选用的药物应以入肾经阴不足者为主,并加适量盐水,如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川芎各15g,干姜、茴香、吴茱萸各6g,少许盐,煎服即可。

3.气血不足

它的症状是经期或经期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压腹部会有轻微的疼痛。月经量少,色淡,需要补气养血调经。中医称为“脾调血”,泡脚选用的药物应以入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可加入适量的甜水。如白芍、当归、川芎、熟地黄、白术、杜仲、黄芪15g可用于泡脚,加麦芽糖、开水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