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吞下中药的溶液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当用药时间与经络运行时间相对应时,疗效大大提高。

比如咽喉相关的药物,因为咽喉与肺经相关,印石(凌晨3点到5点)是肺经的时间,这个时候效果最好。

石海(晚上9:00-11:00)是气血流入三焦经络最旺盛的时候,三焦经络的病变也能影响咽喉,所以吃药的效果也不错。

人的正常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叫做生理时钟。人体有12条经络,分别是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气血会在经络中运行。如果这些经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体内各种疾病。

午夜(午夜11 ~1)。

儿童期是气血进入胆经最旺盛的时刻,是机体休养生息的开始。胆囊的生理功能是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胆经的盛衰对判断能力和临场应变影响很大。如果胆经出了问题,就容易出现头晕耳鸣、皮肤粗糙、胸痛、失眠多梦、胆怯、焦虑、痴呆等症状,或者黄疸引起肝炎、胆结石、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丑时(65438+凌晨0 ~3点)

丑是肝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刻。肝脏可以储存、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疏通全身的功能活动,从而调和气血,它也与眼睛有关。如果肝经出了问题,就会出现两肋疼痛、胸闷、食欲不振、口苦呕吐、腹胀腹痛、黑斑、黑眼圈、头晕甚至精神病、肝气郁结引起的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症状。

印石(凌晨3点~5点)

阴中气血为肺经之时,是气血由阴转阳的关键时刻。要注意肺经的维护和体温、气温的调节。如果有问题,会出现发热、怕冷、鼻塞、头痛、哮喘、胸闷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

石矛(上午5时至7时)

石矛是气血流经大肠的时刻。这时候正常排便对身体是有帮助的。大肠运输排泄废物,如果饮食失调,误食不洁食物,或其他内脏失调,都会引起大肠疾病。如果大肠经络出了问题,出现口干、腹胀腹痛、便溏、肛门灼热、便血稠等症状,或者肠胃炎、阑尾炎、肠道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肠道肿瘤等。很容易出现。

陈石(上午7时至9时)

早晨是气血流入胃经的时候,此时所吃的食物最容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以提供一天所需的热量。胃是将食物转化为全身营养的枢纽。饮食不加选择,暴饮暴食或病毒入侵,都会伤及肠胃,引起饱胀疼痛、呕吐恶心、口臭等症状,进而导致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消化不良等。

施思(上午9点~11点)

施思是气血在脾经流动的时候,也是气血最盛的时期。无论补气血还是补阳阴,都要兼顾脾胃,避免伤胃伤脾。此时不宜吃太烫的食物。如果脾弱,容易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皮下出血,腹胀,呃逆。导致肠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中午(中午11到1)

中午是心经气血充盈的时候,要好好休息。心主血脉,主神志。如果血管运行紊乱,就会引起急躁、失眠、舌苔糜烂、贫血、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思维混乱等心脏疾病。

还没有(65438+下午0点到下午3点)

最后,是气血流向小肠经络的时候。小肠分别具有清、浊、吸收的功能。如果饮食习惯不好,在脾胃受损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小肠疾病。小肠虚弱时,容易出现心烦口渴、腹痛腹泻、营养失调、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肠炎等症状。

申时(下午3-5点)

肾时是气血流入膀胱的时间。膀胱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可以储存和排泄尿液。膀胱无力时,容易出现排尿不畅或尿频、混浊不清,或出现脓血、遗尿、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尿失禁、尿崩症等症状。

统一时间(下午5点到7点)

酉时是气血流入肾脏的时间。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本生命能量,与心、肝、脾、肺关系密切。如果肾脏虚弱,可能出现四肢冰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或导致慢性肾炎、性神经衰弱、尿崩症、女性更年期症状。

时间(晚上7点到9点)

是心包经气血充盈的时候。心包经是指心脏的外围组织,可以保护心脏免受外物侵害。但如果有病毒入侵,则会引起手掌发热、腋窝或胸部肿胀、心慌、发黄等病变和症状。

石海(9点至11点)

石海是三焦经络气血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三焦经络主要掌管气,人体所有的气都是通过三焦传到脏腑。如果有障碍,很容易出现听力模糊、咽喉肿痛、喉咙或眼睛疼痛、耳鸣、肩背、手臂、手肘、前臂疼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