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庆应用加味苍白散的经验
祛湿清热治疗痛风
加味苍柏散出自《医宗·心法杂病要则》金鉴。原方是治疗湿热下注,红肿瘙痒的脚气。裴永庆教授指出,痛风目前主要临床表现为膝以下(尤其是脚趾和脚踝)红、肿、热、痛。红属于热,肿属于湿,痛是不合理的。湿热瘀阻下焦,舌质红或暗红,舌苔白腻覆黄或黄腻。这个食谱多为以酒为浆,以肉为食的人所用。独活10g、羌活10g、防己12g、木通6g、生地12g、赤芍15g、当归12g、知母9g、炒槟榔9g、白术15g。酒量大的加15g炒神曲。
裴永庆教授曾经诊治过一个痛风多年的病人。他的脚趾头上部红肿,疼痛难忍。当床单碰到他的脚时,盖在他脚上会痛。在诊疗过程中,患者说:“别碰我!”加了三剂加味苍白散后,肿胀疼痛急剧减轻,能下床行走,用原方调理后逐渐恢复。
大多数痛风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恢复正常。虽然少数患者痛风症状消失,但血尿酸仍然较高。就像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病一样,很多疾病如心肌、骨骼肌问题都可能引起转氨酶高。可见,以西化来问中医是死路一条。
降浊消肿,消除丹毒
加味苍白散不仅可以治疗痛风,还可以治疗丹毒。丹毒多发生于下肢,临床表现以红、肿、热、痛为主。病机属于湿热下注,多为浊瘀互结。
曾治患者裴永庆教授患双下肢丹毒3年。他的肤色从膝盖到脚踝呈暗红色,丹毒病灶在脚踝上方6~7厘米处呈紫红色。他通常有脚气和发痒的自来水。既往有高血压和中重度脂肪肝病史。西医给了消炎抗感染的治疗,但抗生素半年来无效。患者平时爱喝酒爱吃肉,是由于饮食不当,湿热过盛,导致湿热下注,热毒久滞,营肉腐伤血管,导致丹毒。用加味苍柏散治疗,每日服一剂半,三天后复诊,消肿止痛。前后吃25剂就好了。
此外,加味苍柏散还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表现为腿部有紫色出血点,舌苔黄腻,也属于湿热下注的病机。总而言之:痛风、下肢丹毒、过敏性紫癜只要发病机理相同,都是可以治疗的。可见,把握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
临床加减应用
加味苍柏散临床应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若痛风以疼痛为主,可加桃仁9克、红花9克、连翘9克、没药6克;酗酒者,加15g油炸神曲;肥胖潮湿者加生薏苡仁30克。丹毒不如痛风痛,热是主因。可酌情加入花双、连翘、公英、地丁,清热解毒。对于过敏性紫癜,可酌情加入牡丹皮、桃仁、红花、丹参。
另外,痛风和丹毒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求患者忌食非常重要。如痛风患者,应控制蘑菇、油菜、菠菜、鱼、动物内脏、豆类、菜花等高嘌呤饮食的摄入。严格忌口,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配合中药,会事半功倍。
肝经循大腿阴,入发,经阴道,达小腹。有的阴囊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渗出较多红色粘液,或呈糜烂性,瘙痒剧烈,口苦,小便黄,舌红,苔腻,脉数,是湿热经肝经下行所致。选取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木通和白鲜根。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下,向足心倾斜。在临床上,部分发热、脚底灼痛患者的症状,多与肾阴不足、虚火过盛有关。知母、黄柏、地骨皮、鳖甲、胡黄连的六味地黄汤治疗也有效。
总之,如果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或者湿热交织,就会有毒邪,必然从主经络发生在体表。观察循经部位上的各种症状,对了解脏腑阴阳盛衰,疾病的根源和变化,进而做出正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皮肤病比较复杂,但是只要熟悉和掌握了经络的分布,在临床上辨证论治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