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难除,中医:记住四个配方
温阳湿肺脾肾,祛风胜湿。
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大部分都说湿邪难除,主要是内湿。内湿的本质也是人体微妙的水谷。只是因为脏腑代谢异常,才停滞在人体内。久而久之就成了邪,危害人体,阻碍气血运行。
凡是能够祛湿,治疗水湿引起的疾病的方法,统称为祛湿。渗透利尿是祛湿的基本方法,按武功等级属于皮毛粗糙的级别。对中医稍有耳闻的人也知道,薏仁、白扁豆、茯苓、车前子、虎杖、泽泻是用来直接祛湿的。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水分明显的急症,如面部水肿、四肢水肿、腹水等。
芳香辛燥化湿是指用气味芳香、辛燥的药物醒脾除浊。比如少食呆滞、倦怠乏力、胃脘胀满、口中流口水、大便稀等症状,如果学会了这种祛湿的方法,你就会成为武林高手。常见的中药有广藿香、飞机草、砂仁、豆蔻、草果等。
温阳润肺脾肾,是指水分代谢异常的实质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水谷精微的能量进入人体,经过脾胃,升至肺,过肺而降,清者遍布全身,浊者投注于肾,通过肾、膀胱的气化,从尿中排出渣滓。学会着眼于多个脏腑的大局去祛湿,在武功层面是出类拔萃的。如健脾的党参、白术、苍术、陈皮;麻黄、紫苏、紫苏;菟丝子、补骨脂、牛膝等。
别忘了,在我们中医文献里,只有吹风祛湿,没有吹风祛湿。这个词是我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样形容会更合适。当我们说吹风体内有风邪,需要用这种药来驱除,但实际上这里需要更多的风来帮助提高流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祛风除湿药物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有害毒素,畅通血液循环。记得物理老师曾经说过,有三种方法可以加速水的蒸发:一是提高温度;第二,扩大水的表面积;第三,增加空气的流通速度。这就像在户外晒床单一样。如果温度足够高,板材的铺展面积越大,并且有风,自然板材的干燥速度会更快。在这一点上我的感受特别深刻。对于慢性肾脏病,大量蛋白尿不能持续,舌苔白腻的患者,往往可以通过加用祛风胜湿的药物,使蛋白尿逐渐减少。羌活、防风、独活、荆芥都是常用药。如果你把这种祛湿的方法理解透彻了,按照武功水平就完整了。
祛湿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要达到这种程度,需要灵活、巧妙的将以上方法结合起来,因病因人,经过仔细的辩证考虑后开出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