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怎么加工?
一般在种植后第三年开花。金银花开花时间集中,约15天。适时采摘是提高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一般5月中下旬采摘第一茬花,1个多月后陆续采摘第二、三、四茬。收获期必须在花蕾开放之前。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呈青色时,采摘的金银花称为“二白花”;一天之内花蕾完全变白时采摘的花称为“大白珍”,清晨至上午9点前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所以露水未干时,不会损伤未成熟的花蕾,金银花香气浓郁,保色性好。早熟、品质差、产量低;来不及了,降低药用价值。
第二,加工
采摘后要及时处理,防止堆肥发酵。可以晒干也可以晒干。
(1)干。把花薄薄地铺在干燥台上晾干。不要随意翻动,否则会变黑或腐烂。最好当天晾干,灰色,颜色好。
(2)初烘时温度不宜过高,应控制在30℃左右。干燥2小时后,可将温度升至40℃左右,花朵会逐渐散发出水蒸气。5 ~ 10小时后,保持室温在45 ~ 50℃烘烤10小时,可排出大部分水分。最后,将室温提高到55 ~ 60℃,使花快速干燥。干燥比风干具有更好的质量和更高的产量。但要注意:烤的时候不能翻面,也不能中途停烤,否则会变质。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金银花采摘后立即晒干或阴干,最好在当天或两天内晒干。将采摘下来的嫩芽放入晾晒盘中,厚度视阳光强弱而定,一般3 ~ 6 cm为宜,阳光强,要铺厚一点,避免晾晒过快,品质变差。如果阳光弱,铺得太厚,花容易变黑,当天没干,晚上就把花篮立起来,留些缝隙让水出来。不要在第一缕阳光下随意翻动(千万不要用手),以免颜色变黑。等它八成干了再翻。晒干后,在干燥处压实密封。但是,此时花芯还没有完全干透。过几天就逆潮了,然后晾半天到一天。残留的叶子和杂质将通过风选去除,然后包装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以防止潮湿和蛀虫。另外,花也可以直接铺在沙滩或石头上,其中红砂岩不逆潮,干花最好。
2.如果烘烤发生在雨天,应及时烘干。来不及晾干或晒干的,要用硫磺熏制,铺在室内,这样一周内不会发霉变质。因为烘干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容易掌握温度,比烘干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根据在山东省平邑县的试验,晒干的一等花率高达95%,晒干的一等花率只有23%。因此,认为干燥是金银花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烘烤干燥可以有效避免晒干产量低、质量差、时间长、受天气影响大的缺点。一般12 ~ 20小时即可完全干燥。晾的时候不能用手或其他东西翻,否则容易变黑。没干的时候,不能停止干燥,会造成热变质。
3.其他加工方法此外,金银花可通过以下方法加工:
(1)鲜炒后晒干:将采集的鲜品立即固定,即取适量鲜品放入干净的烫锅中,然后均匀翻炒至花朵均匀枯萎,再取出晒干,晾干或放在阴凉通风处。煎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火候,以免被烧焦。
(2)蒸汽处理后的干燥:将花松散地放入2-3厘米厚的蒸笼中,或铺在这个厚度的竹篮上,分层放入木制蒸笼中,计算沸水锅内蒸汽覆盖的时间。视容器大小而定,蒸3-5分钟,然后取出晾干或烘干。蒸汽处理不应该花费太长时间,以防止花成熟和改变它们的味道。这种方法增加了花的含水量,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如果是阴干,成品质量差。如果采集的花芽中有一点绿,可以在通风处松散摊放,放置12 ~ 24小时,使绿芽经过短时间的蒸熟,不影响成品的颜色。
(3)硫磺熏蒸后干燥:将花松散地摊放在竹篮上,厚度约5厘米,分层放入熏炉或木桶中,花的层次松散均匀,层间有透明的缝隙,使硫磺烟雾分散均匀,使鲜品受到同等程度的硫磺,然后密封,用硫磺熏制,时间控制在2-3小时,不可过长。熏完之后,拿出来放在太阳下、烤箱里或者阴凉处晾干。每100kg鲜活产品使用硫磺1.5 ~ 2kg。硫磺熏蒸后的新鲜产品,短时间内不会腐烂。如果在雨天或干燥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干燥,可以用烟熏后放在通风处,然后晒干、晒干或阴干。
上述加工方法中,就色泽而言,硫磺熏蒸和蒸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油炸、直接晒干和阴干,而直接晒干或花在晒干和阴干过程中反复受潮的色泽较差。经过蒸、炒、烤,成品有不同程度的油感。晒干、阴干、油炸、蒸制的成品都具有金银花的香味。咀嚼和品尝味道,在阳光下晒干和在阴凉处晒干是一样的,晒干,油炸和蒸是一样的。硫磺熏蒸剂的香气和味道不同于其他成品。硫磺熏蒸处理的成品金银花色泽极佳,但金银花香气减弱,能闻到硫磺气味,口感涩、咸、微酸、微苦。硫磺熏蒸时间越长,这些特征越突出。从以上对比分析可知,金银花在合适的时间分批采摘,控制好各加工干燥方法的操作要点,是保证成品性状和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
第三,加工
(1)处方采用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炭和金银花炭。
(2)本品来源为金银花、红腺忍冬的干燥花蕾或新开放的花朵。DC山银花。或毛忍冬。
(3)历史沿革宋代有酒制(疮痈)。明代也有使用。清代有烘黄(良友)、煎(医案)等方法。目前有炒黄、炭等加工方法。
(4)处理方法1。金银花取原料,去杂质,筛去灰尘。
2.金银花洗净,放入煎炸容器中,中火加热,煎至表面焦黄,喷少许水,熄灭一切火花,取出晾干,凉透。
(5)成品特征金银花呈杆状,微弯,上租细。黄白色或绿白色或黄棕色,浅黄色。气息清香,但味道略苦。金银花炭表面呈棕色。
(6)生金银花的炮制作用清热解毒力强,气香,大剂量不伤胃。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热病、肺热咳嗽、喉炎、疮痈、热毒痢疾等。如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的银翘散(调便);疮痈疖五味消毒剂(金鉴);或常青饮治肠痈(辨证记录)。
炭炒后寒性减弱,收敛,有止血作用。多用于痢疾、崩漏,也可用于吐血、鼻衄。例如,阴环桂江大黄汤(温热精解)用于治疗血瘀和痢疾。清热凉血汤治疗吐血、鼻衄(秦伯未经验方);以及用于治疗口痢疾的银渣芩连汤(“温经”)。
(7)加工研究
1.以绿原酸、鞣质、无机元素、总糖和可溶性糖为指标,对金银花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烤,并对干燥后的产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200℃烘烤10 ~ 15分钟或在220℃烘烤10分钟,单宁含量较高。与生产品相比,烘焙产品含有较高含量的钙、铁和镁离子,较低含量的锌和钠离子。绿原酸、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和烘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2.药理作用(1)止血:用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生焙品灌胃小鼠,观察凝血时间,并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结果表明,200℃烘烤65438±05分钟和220℃烘烤65438±00分钟的样品煎液效果最明显。
(2)抗菌作用:金银花加热后,各样品水煎液的抑菌实验表明,对志贺氏菌和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对白色葡萄球菌呈增加趋势,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不明显。综合止血和抗菌效果分析,初步认为以200℃烘烤15分钟或220℃烘烤10分钟为好。
(八)储存在干燥的容器中,密封,并置于阴凉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