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的地理
延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地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20~110°26′44,北纬36°37′15~37°5′55。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相望,南接延长县,西南与延安市相连,西北与子长县接壤,北邻清涧县。
县城东至永和县城72公里,石楼县城95公里;南至延长县城50公里;西南经永平至延安城112公里,经文安驿则为91公里;西北至子长县城70公里;北至清涧县城26公里;经延安至省城西安461公里;经绥德、太原至首都北京1339公里,经西安至北京1762公里。 延川县过境客流水年均1.189亿立方米,其中清涧河1.052亿立方米,永平川河984万立方米,拓家川河385万立方米。地表自产水年均径流量7509万立方米。潜层地下水年均排泄量3684万立方米。
地表水控制能力50%保证率为992.2万立方米,75%保证率为753.5万立方米,其中河道水控制能力50%保证率为533.4万立方米,75%保证率434.5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490万立方米,80年代控制能力50%保证率为106.4万立方米,75%保证率110.5立方米;通过渠道、抽水工程供农田用水,总能力50%保证率1098.6万立方米,75%保证率858.7万立方米。
延川县水能理论蕴藏总量17519千瓦,其中清涧河12202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900千瓦,年发电量4292万度。80年代开发利用量仅有125千瓦,占理论蕴藏总量0.7%,占可开发利用量2.6%。 秦汉以前,境内树木茂盛,植被葱绿。秦汉以来,境内兵燹频繁,加之军民屯垦,森林、草原始遭破坏。明清时期,屯垦加剧,原始森林毁坏殆尽,形成光山秃岭、穷山恶水的颓败景象。境内森林仅有小块分布,疏林面积较大。截止1985年,延川县累计人工造林保留面积16.27万亩,其中防护林9.04万亩,经济林1.1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75万亩,灌木林1.34万亩。
1985年,延川县活立木蓄积总量9.7万立方米,其中疏林蓄积0.17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24万立方米;按树龄分,幼龄林蓄积5.13万立方米,中龄林蓄积1.86万立方米,成熟林蓄积0.12万立方米;用材林蓄积2.16万立方米。
据1990年土地详查表明,延川县林业用地24.11万亩,其中有林地19.89万亩,疏林地1965亩,灌木林地1.9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0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45%。
境内草场总面积97.74万亩,其中天然草场85.3万亩,人工草场12.44万亩。草场总载畜量14.33万个羊单位。草场总产鲜草1.77亿公斤。
延川县组成草场群落的植被约有74科276种,其中木本科40种、禾本科34种、豆科33种、蔷薇科14种、草料科5种、其它杂类草150种。分布广、数量多的牧草为4种,饲养价值高的牧草有5种。
1985年5月至1986年12月,地产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表明,延川县***有中草药65科177种,其中植物类150种,年产量150吨,蕴藏量1.5万吨。名贵药材有杜仲、黄柏、白牡丹。产量较大的品种有甘草、槐米、远志、柴胡、酸枣仁、茵陈、蒲公英等7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