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数据

葛根

民族植物历史悠久。

葛藤是中国人民的国宝植物。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开始用葛根制作麻织物。1972年,江苏省吴县草鞋山出土了三件新石器时代制作的至今仍看起来精美的格布。这三件是中国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葛根的可靠见证。

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置“张葛”的官职,负责收集和掌管葛麻原料,并对“山农”的葛(织葛布)和“泽农”的葛(食用)作了区分。

汉代著名方剂“葛根汤”被张仲景收入《伤寒论》。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葛根列为中国产品,并记载了其味道和功效。葛根开始被用来治疗疾病。与此同时,用大麻制成的“枯细布”也销往今天的印度、中亚和西亚。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其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葛根味甘、辛、平、无毒,主治:止渴、体热、呕吐、诸邪、活阴、解诸毒”。

国内外葛根的种植与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喜马拉雅地区是葛根的主要发源地。根据现有资料,现代葛属植物的种类主要是世界野生或通过引种种植分布在北纬42度左右至南回归线(南纬25度以内)、东经70度至西经70度的广大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葛根14种,种质资源最丰富,居世界首位。

美国最早于1876年费城百年博览会从日本引进野葛,1948年叶培中教授从中国人民和天水引进野葛到美国。1935至1950期间,大力发展种植,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野葛也传入了非洲。在尼日利亚,葛藤被用来在玉米田休耕期间恢复土壤肥力,并在玉米田休耕期间种植谷物。

葛藤在日本也有着悠久的种植、收获和利用历史。在现代日本,葛根主要用于编织葛根,加工食品和保健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后,葛根的栽培和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药用葛根的药理研究、成分提取和新药开发,以及葛粉的品种选育、种植基地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涌现出许多专门从事葛根种植和葛根产品开发的公司,葛根产业成为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葛根

葛根

别名野葛、野葛、野葛、野葛。

来源是豆科植物野葛根(Willd。)Ohwi。

植物形态藤本,长约10m,全株被黄褐色刚毛覆盖。三回复叶互生,托叶盾形,椭圆形;中央小叶菱形卵圆形或宽卵圆形,侧小叶斜卵圆形,两面粗糙,背面致密;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紧密;小苞片卵形或者披针形;萼钟形,萼齿5,上部2齿合生,下部L齿较长,内外均被黄柔毛;花冠蝴蝶,蓝紫色,长约1.5cm。荚果线形,长5 ~ 10 cm,扁平,密被黄褐色长刚毛。花期5-9月,结果期8-65438+10月。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和疏林的阴湿处。主产于湖南、浙江、河南、广东。

秋冬采挖,新鲜时切成厚片或小片,晾干。

形状为长5 ~ 35厘米,厚0.5 ~ 1厘米的纵向长方形厚片或小方。皮肤浅棕色,纵向有皱纹,粗糙。这个部分是黄色和白色的。坚韧且多纤维。无味,微甜。

化学成分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活性成分有大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等。

味道凉、甜、辣。

功能:解表、解热、生津、透疹、壮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痛、口渴、消渴、麻疹、痢疾、腹泻。

注意同一植物野葛的根。,都是作为葛根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