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药材吗?

药理作用

1.溶栓和抗凝作用

将地龙人参体腔液的干燥粗粉以30mg/kg直接注射到大鼠的十二指肠中。通过动静脉插管串联附着纤维蛋白的方法测定纤维蛋白生成,显示明显的纤溶活性,煮沸或干燥后活性丧失。5μg冻干粗粉的纤溶活性与尿激酶1u相当。然而,纤维蛋白板在85℃水浴中加热30分钟后,尿激酶活性丧失,而冻干粗粉活性部分保留。说明冻干粗粉的纤溶机制与尿激酶并不完全相同。尿激酶的功能是激活纤溶酶原成为活性纤溶溶液,催化纤维蛋白溶解。除尿激酶样纤溶作用外,蚯蚓冻干粗粉也直接催化纤溶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物能溶解体外兔静脉血栓,对凝固的纤维蛋白胶板也有纤溶活性。其纤溶有直接纤溶和激活纤溶酶原的间接作用,但以直接纤溶为主。将蚯蚓水提取物0.lg/kg或0.2g/kg静脉注射家兔,对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常规法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1g/kg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较弱。静脉注射0.02克/公斤有溶栓作用。家兔静脉注射2 ml/kg的地龙醇提注射液(每65438±0ml含2 g生药),可明显延长血小板血栓形成时间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减少血栓长度和干重,降低血液粘度。静脉注射人工培养的蚓粪粗提物,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缩短球蛋白溶解时间。进一步提取后,制成含有多种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制剂,具有良好的溶栓作用。能提高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活性,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提示其具有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蚯蚓干粉水提物能溶解体外兔纤维蛋白和血凝块。家兔静脉注射水煎醇沉对耳缘静脉血栓有明显的溶解作用。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提取物也有明显的抗凝血和纤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增强,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增加。从蚯蚓中提取的纤溶酶(冻干粉)以0.05g/(kg·d)或0.1g/(kg·d)灌胃给家兔,连续3d。从心脏取血,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狄龙汤对牛凝血酶促进人纤维蛋白原体外凝固有明显的抗凝血酶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TT),在缺乏抗凝血酶-III(AT-III)的血浆中加入该提取物也能明显延长TT,但延长程度较小,说明这种作用有AT-III依赖性和AT-III非依赖性两部分。家兔静脉注射蚯蚓提取物可明显延长TT半衰期0.32小时,体外注射蚯蚓提取物还可明显延长白泥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广地龙的水提物用碱水解,然后用乙醇分级分离。所得提取物还能显著延长KPTT和TT,其抗凝血酶活性不被AT-III抗体和鱼精蛋白中和,表明其活性不依赖于AT-III。活性成分不是多糖或蛋白质,可能是一种耐碱耐热的小肽或含有双键的化合物,不同于铃蟾肽、肝素等抗凝血物质。用赤子爱胜蚓提取物口服治疗高粘血症和缺血性中风患者,共3个疗程,14d。服用1 ~ 2个疗程后,患者血细胞比率、血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下降。家兔静脉注射蚯蚓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抗心律失常作用:静脉注射地龙注射液对氯仿-肾上腺素或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钡或毒毛花G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有明显拮抗作用;它还抑制心脏传导。(2)降压作用麻醉犬注射地龙热水提取物或乙醇提取物0.65438±0g/kg,血压在30-45min内下降,可持续2-3h。正常大鼠给予肾性高血压大鼠大剂量(10g/kg)三次或小剂量(50mg/kg)每日两次,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在给药后3 ~ 7天血压下降,停药后第2周升至给药前水平。广地龙的降压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某些受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某些内脏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大鼠口服广地龙煎液0.25g/kg,立即引起血压下降,降压过程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相似。如预先静脉注射PAF受体阻滞剂CV6209,显著抑制了广地龙的降压作用,提示PAF样物质是广地龙的重要降压成分..给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食含蚯蚓的饲料,可降低SHRSP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即增加主动脉负荷的湿重比(拉克/主动脉湿重毫克)和破裂时的最大主动脉负荷(拉克/主动脉湿重毫克),降低心重比(心肌毫克/体重克×10-3),增加血管弹性。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①缺血性中风(中风)的治疗:预先腹腔注射地龙注射液10g/kg,对蒙古沙鼠结扎总动脉引起的缺血性中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减轻缺血性中风的症状,如毛发立起、盘旋行为、翻滚发作的发生率下降,明显降低动物死亡率,使缺血性中风动物脑组织中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下降趋于恢复,缺血性中风症状可得到缓解。②抗惊厥和镇静作用:注射醋酸铅处理过的地龙提取物的小鼠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妥泰宁引起的惊厥,提示其抗惊厥作用在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小鼠腹腔注射20g/kg蚯蚓乙醇提取物对电惊厥也有拮抗作用,ED为22.18g/kg。蚯蚓醇提物对小鼠和家兔有镇静作用。(3)解热作用:地龙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温热刺激所致发热家兔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但弱于氨基比林。口服广地龙散(12g)对健康人无降温作用,对感染性发热患者降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口服0.3g),但对非感染性发热也有效,但起效较晚,一般服用后0.5-3h起效,2-5h体温降至正常。

4.抗癌效果

小鼠每天给予蚯蚓提取物l1mg/只,共58天,用移植肉瘤S180治疗。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使肿瘤明显缩小,而且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时间。小鼠每天给予蚯蚓提取物1mg/只,连续6天,用移植性实体瘤H22治疗。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透析后的蚯蚓提取物透析液接种肉瘤S180或实体瘤EMT6。所有小鼠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100℃加热20min后抗癌作用消失。蚯蚓透析组分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803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3)浸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成分在56℃加热0.5h后仍有抗肿瘤作用,说明该有效成分分子小,耐热。采用凝胶过滤技术分离蚯蚓提取物,得到四种组分。组分I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803的3H-TDR浸润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该成分在56℃加热0.5h后抗肿瘤作用依然存在,但明显弱于未加热组,提示该成分在加热后抗肿瘤作用部分保留,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组分IV在体外也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3h-TDR浸润,但在56℃加热0.5h后,抗肿瘤作用消失,提示该组分不耐热,而组分II和组分III无抗肿瘤作用。蚯蚓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喉癌细胞Hep-2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蚯蚓提取物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给药对小鼠治疗乳腺癌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肿瘤生长延迟3天,癌细胞变性坏死比单独5-Fu更严重,小鼠存活时间比单独5-Fu更长。蚯蚓提取物和白细胞介素-2对小鼠肉瘤S180的联合应用。还能抑制肿瘤生长,表现出协同作用。移植肉瘤S180。5-Fu与蚯蚓提取物合用时,对肿瘤抑制有协同作用。如与放射增效剂AK123合用时,放射增效作用更强,三者合用抑瘤效果最好。在体外,蚯蚓提取物与AK123联用对人喉癌细胞Hep-2也有协同作用。蚯蚓提取物与热疗联用对小鼠实体瘤EMT6的抑制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口服蚯蚓提取物能促进正常和荷瘤小鼠(S180)脾淋巴细胞转化,也能促进直线电子加速器照射小鼠和未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但体外实验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抑制作用。提示蚯蚓提取物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小鼠腹腔注射蚯蚓提取物(100mg/kg)6天,胸腺和脾脏有核细胞数显著增加,脾脏细胞对刀豆球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的反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也有类似的作用,但脾脏中NK和AfXI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深部X射线治疗机局部照射后,荷瘤小鼠的脾脏重量、脾脏有核细胞数、NK细胞活性、ADCC活性、品牌细胞IL-2活性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若用Dillon提取物治疗,则无免疫抑制甚至有所改善,提示其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鼠每日服用蚯蚓提取物可增强尾血中吞噬细胞的化学发光,提示吞噬作用可增强。荷瘤小鼠(S180)的NK细胞活性下降。如果给予蚯蚓提取物8天,NK细胞的活性基本恢复。肿瘤患者服用地龙提取物2个月后,用一系列抗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3、T4、T8、T4/T8、Tb、Tac和B细胞亚群的值。服用蚯蚓提取物可提高T3、T4和T4/T8,提示蚯蚓提取物是一种免疫增强剂。150mg的蚯蚓提取物从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眼睛中提取,每天两次,可以控制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症,效果优于免疫增强药物多抗甲素。荷瘤小鼠(S180)每天给予蚯蚓提取物100mg/kg,连续7天,可以降低荷瘤小鼠增加的荧光产物(直接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率)的含量,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H2O 2)的含量但体外实验证明,蚯蚓提取物、激光和血叶喷雾衍生物对S180癌细胞有协同杀伤作用,化学发光强度也明显增强。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CAT和SOD,增强的发光强度明显降低,表明蚯蚓提取物的协同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增加活性氧实现的。

5.平喘效果

豚鼠腹腔注射地龙溶液2 ml(每65438±0ml含鲜地龙0.75 g/ml)可显著延长卵清蛋白致过敏性哮喘和组胺吸入性哮喘的潜伏期,但对醋酸胆碱吸入性哮喘无影响。大鼠腹腔注射2ml蚯蚓溶液3天,可抑制卵蛋白引起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在体外,浓度为8×10-7g/ml的地龙溶液明显抑制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收缩。蚯蚓提取的含氮成分经肺灌注对大鼠和家兔有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对抗组胺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通过豚鼠静脉注射,50%的动物能耐受致死剂量的组胺。认为地龙中的一种成分能阻断组胺受体,拮抗组胺引起的气管痉挛,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是平喘的主要机制。

6.对平滑肌的影响

地龙中提取的淡黄色结晶可明显增加妊娠和未妊娠大鼠或豚鼠离体子宫的张力,浓度的增加可使其处于痉挛和收缩状态。静脉注射1mg/kg可增加家兔原位子宫张力,静脉注射3 ~ 6 mg/kg或口服10 ~ 20 ml/kg可明显增强慢性子宫瘘家兔的子宫收缩。此外,0.5 ~ 1 mg/kg静脉注射该晶体对原位家养免疫的肠道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大鼠后肢的血管灌注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但对在体豚鼠的支气管作用较弱。

7.其他角色

蚯蚓3%醋酸提取物,2.5%硫酸提取物。84%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人结核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3%醋酸提取的两种物质对人结核的最小稀释位数分别为100个字母和70倍,2.5%硫酸提取液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00倍,均耐热。84%乙醇和五油醚提取物的最高稀释倍数为3200倍,但它们不耐热。地龙提取物在体外对小鼠和人的精子有快速杀伤作用,其中蜕皮甾酮酸和透明质酸能快速制动和凝集精子,破坏其结构。蚯蚓提取物外用对局限性硬皮病有效,生化分析表明提取物中含有特异性降解胶原纤维的胶原酶,其疗效很可能是由局部变性的胶原纤维降解所致。

体内代谢过程

家兔静脉注射地龙人参,以凝血酶时间测定为药效学指标,根据药效的一对多剂量关系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抗凝血酶有效成分在体内以一级动力学消除,符合二室模型t1/2a。是4.1limn,t1/2β是140min,量效曲线面积(AUC)是169.1mg/(kg·h),清除率(CL)是0.964 h-1。提示抗凝血酶成分从血液迅速分布到外周组织,但清除缓慢。可能是小分子物质,在体内分布广泛。

毒性

用地龙热浸法给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3.85克/千克,腹腔注射LD50。剂量为95-115gl/kg。大鼠灌胃给予0.lgl/(kg·d),45d未见毒性反应。小鼠腹腔注射广地龙注射液的LD50为40.7g/kg。从1000g地龙中提取出2g淡黄色晶体,将LD50注射到小鼠体内。是38.7mg/kg。根据动物急性死亡法,估算了蚯蚓毒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其在体内属于一级动力学消除,符合一室模型t1/2。为31.2min,仅为抗凝血酶成分消除半衰期的22.3%。由于有毒成分半衰期短,蚯蚓反复连续给药后不易引起累积中毒。这样更安全。

中药产品的成分

地龙人参和白地龙含有溶血成分:蚓激酶,解热成分:蚓激酶,毒性成分:蚯蚓毒素(蚯蚓溶血素)。还含有6-羟基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黄嘌呤)、腺嘌呤(腺嘌呤)、鸟嘌呤(鸟嘌呤)、胆碱(胆碱)、丙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国内销售的赤子爱胜蚓和赤子爱胜蚓的杂交种,即赤子爱胜蚓,被称为“大平二号蚯蚓”,含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和锌、铜、铁、铬、硒、钼、镁等元素。近年来,从蚯蚓中发现了血小板活化因子,其前体1-O-烷基-2-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1-O-烷基-2-酰基-Sn-甘油磷酸胆碱)占磷脂酰胆碱。根据日本的研究,蚯蚓(lumbrofebrin,c 259h 528 o 125n 47 sp 3(CaCl 2)19 3H2O)和lumbrofebrin (C9H18N2O6)是溶血性物质,可能是酪氨酸的衍生物,具有毒性成分。此外,还含有脂肪酸、脂类、胆固醇、胆碱、维生素B、黄嘌呤、胍和磷。

药物和动物原料

地龙,常用中药,原名“白颈地龙”,《神农本草经》列为劣药,地龙的名称最早见于《土经本草经》。市售产品有两种:广帝龙和土帝龙。地龙的原生动物是蚯蚓,一般认为品质较好;陆龙有很多种,各地不尽相同,但以蚯蚓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