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中药-黑鱼
中国传统医学科普-黑鱼
第一,中医的普及
1,别名:黑棒子,乌鱼,七星鱼。
2.药用部分:鳜鱼属动物黑鱼的肉。
3、性味和性向:甘凉;归脾、胃、肺、肾经。
4、功效主治:健脾和胃,利尿消肿;主治:体表水肿、妊娠水肿、湿痹、脚气、产后缺乳、习惯性流产、肺痨、胃脘胀满、肠风、痔疮出血、疥疮。
5、用法用量:煮汤或在火上烘烤熟食。
6、用药提示:生疮者不可食用。
第二,认识黑鱼
形态特征:体呈杆状,体长为头的3.2-3.7倍;身高的4.5-4.8倍。头部略扁,背部有许多小的感觉孔。吻是长方形的,嘴裂开了。两颌、犁骨、腭骨均有细牙,有时有混合大牙。鳃裂较大,鳃耙10-13。背鳍47-52,臀鳍31-33,侧线鳞片60-61。尾鳍是圆形的。身体上部为灰黑色,下部为灰黄色或灰白色。侧面有8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头侧有两条垂直的黑色条纹。
三、如何吃黑鱼
炒菜,汤,酸菜鱼,生鱼片。
第四,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乌鳢是一种属于鳜鱼属的动物,长而圆,头尾一致,鳞细,色黑,有斑点和花纹。背部和腹部有刺,一直延续到尾部,尾部没有分叉。黑鱼骨刺少,含肉量高,肉质鲜嫩。
1,清热解毒:黑鱼性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痔疮、疥疮、湿痹的辅助治疗。
2、利尿消肿:乌鳢性寒味甘,能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孕期水肿。
3、健脾益气:乌鳢还能补脾益气,有益脾胃健康,能改善脾虚等症状,有效增强消化功能,防止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