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骨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副作用?
豹骨-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包化身
别名四川四腿豹骨
从猫豹和其他豹的骨头中。
性味甘、辛、温。
归经属于肝、肾经。
功能: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脚膝酸软。
用法用量:3 ~ 6元,入丸或酒泡。
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云豹骨-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姓名鲍云g化身
别名云豹、荷叶豹、龟豹
来自食肉目猫科云豹neo felis neo felis neo flosa Griffith,用骨头入药。
中国南方省份的栖息地分布。
性味甘、辛、温。
归经属于肝、肾经。
功能: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脚膝酸软。
用法用量:3 ~ 6元,入丸或酒泡。
备注:云豹是淡黄色的,带有云状的大条纹。
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豹骨-*词典
来源《医林汇编》
拼音名包化身
它来自猫科豹的骨头。一年四季都可捕,冬春季节较多。宰杀后,剥去皮肤,留下四只爪子上毛皮,然后除去残留的肉并干燥。
原来形状
豹子,又名:程(庄子)、孙(失)、金钱豹、银豹、文豹。
形似老虎,体型较小,体长1 ~ 1.5m,尾长75 ~ 85cm,体重约50kg。雌性很小。圆头短耳。四肢强壮。全身皮毛光亮,背部、头部、外肢、尾背部橙黄色,全身布满不规则的黑斑和黑环,特别是背部和侧面有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黑环。胸腹、四肢内侧、尾巴腹面都是白色的。尾尖是黑色的。
栖息地分布
他们主要生活在山区,但也生活在丘陵地区。在树上或森林里有固定的巢穴。擅长爬树,夜间活动,凶猛。捕捉野羊、鹿、野猪,以及猿、兔、野鸟、家禽等。
分布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此外,新疆、甘肃、湖南、湖北、安徽等地也有出产。
特征颅骨呈长方形,骨稍薄,颧骨隆起,吻部较长,顶骨无沟。上颌有3对门牙,1对犬齿,4对臼齿。下骨有3对门牙,1对犬齿,3对臼齿。犬齿是垂直的,比老虎的略小,又老又生锈。脊柱有24节,尾椎有36节。每边13筋,都是圆的。四肢骨骼与老虎相似,略细长;前肢(丹凤眼)尺骨内侧窝呈条状;膝盖骨呈椭圆形,前端粗后端细,其外中央部分凸出,两侧外坡较大;侧骨较厚,与胫骨略有相似。爪子很薄,灰黄色的皮毛夹杂着黑色的环,脚趾和爪子向内弯曲,比虎爪的还要弯曲。市面上用的多是肢骨,其他的比较少见。长骨是暗白干燥的,不像虎骨那么油光发亮。横切面为白色,骨腔约占骨厚度的65,438+0/2。骨腔内网状骨髓比虎骨少,颜色也浅。最好有四肢的骨骼重量和坚实度,去掉面筋。
豹骨加工:筋洗净,洗净,阴干,用时折断。油豹骨:将豹骨洗净,放入锅中用香油炸熟,或抹上香油后用火烤。醋豹骨:将砂锅内翻炒至易起,放入洗净的豹骨,翻炒至黄色,筛去砂粒,边加热边将豹骨倒入醋中,淬火,取出晾干。(100公斤干净豹骨用醋20 ~ 30公斤)
性品味
辛,文
1药理学:“性温和,味辛。”
2《四川中医志》:“性温,味辛咸,无毒。”
归经药材:“肝、肾。”
功能指示
追风定痛,强筋骨。治疗筋骨疼痛、风寒湿痹、肢体挛缩麻木、腰膝酸痛。
1孟梦:“豹头骨,焚灰浇汁,除风白屑。”
2《医林编》:“作用略与虎骨同。”
3《药材学》:“止痛止痉,强筋骨。”
4《四川中医志》:“追风止痛,强筋壮骨。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肢体痉挛不屈伸。”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泡在酒里或服用药丸或粉末。
注意血虚火旺者。
注:除上述[FS:PAGE]物种外,还有雪豹(分布于四川、青海、新疆和青藏高原)和云豹(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省)的骨骼,也同样入药。
摘自*字典
豹骨-中药
来源于《医林汇编》。
拼音名包化身
英文名豹骨
来源
药材来源:猫豹、云豹、雪豹的骨头。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1。豹斑豹2。neo felis Mebulosa(Griffith)3。安西亚·施雷伯;菲利斯·安西亚·施雷伯]
采收与贮藏:全年均可捕捞,冬春季节较多。宰杀后,剥去皮肤,留下四只爪子上毛皮,然后除去残留的肉并干燥。
原来形状
1.豹子,形似老虎,比老虎小。长1-1.5m,重50kg。体格强壮,四肢粗壮,前肢略宽于后肢,前脚5趾,后脚4趾。它是跖的,趾端有尖锐弯曲的硬爪,可以伸缩。圆头短耳。夏天的外套是棕色的,冬天的外套是黄色的,后背很深。头面部有小而密的黑点,一直延伸到颈部和身体后部,在身体的背部和侧面形成一个黑色的环,形状像钱,所以叫金钱豹。颈、胸、腹、四肢内侧都是白色,很少有黑点。四肢外侧有深褐色斑点,尾部有大小不一的黑点,尾尖为黑色。
2.云豹体型较小,体长75-110cm,尾长70-92cm,体重15-20kg。四肢短小,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背毛呈灰黄色或黄色,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宛如云朵,故称云豹。颈部有密集的小黑点,眼周有不完整的蹼环,眼后有明显的纵向黑线。颈背有4条黑线,肩部中间止部有2条,外侧有2条粗且延伸至尾根。四肢呈黄色,长有黑色斑点。尾部颜色和背部一样,末端有几个黑环,末端是黑色的。
3.小如豹的雪豹,体长1-1.2m,体重30-50kg,尾长近1m。头部小而圆,有小而密的黑点。全身毛发呈灰白色,有黑环斑,黑环越往身上越大。耳后为灰色,边缘为黑色。胡子是黑白相间的。尾巴根部有大黑点,尾巴是黑色的。前脚五个脚趾,后脚四个脚趾。前脚比后脚宽。脚趾有角质硬爪,稍弯曲,尖端锋利。冬天和夏天的羊毛密度和颜色差别不大。
栖息地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在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区。有固定的窝。一个人走,晚上就是个动物。性凶猛,弹跳力强,擅长爬树。主要以草食动物为食,如羊、鹿、兔等。
2.还有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丛林和常绿森林中的高森林带。非常擅长爬树,多活跃在树上。夜间活动,食肉,孤僻凶猛,但一般无害。
3.住在高山上,她很凶。夜行动物。许多人成双成对住在洞穴里。它们以野羊和岩羊为食,也吃鹿和其他小型有蹄类动物。
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青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2.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省、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人物鉴定:颅骨呈长方形,骨略薄,额骨突出,吻部较长,顶骨无沟。上颌有3对门牙,1对犬齿,4对臼齿。下颧骨有3对门牙,1对犬齿,3对臼齿。犬齿是垂直的,比老虎的略小,又老又生锈。脊柱有24节,尾椎有36节。每边13筋,都是圆的。四肢骨骼与老虎相似,略细长;前肢(丹凤眼)尺骨内侧窝呈条状;膝盖骨呈椭圆形,前端粗后端细,其外中央部分凸出,两侧外坡较大;侧骨较厚,与缝骨略有相似。爪子很薄,灰黄色的皮毛夹杂着黑色的环,脚趾和爪子向内弯曲,比虎爪的还要弯曲。市面上用的多是肢骨,其他的比较少见。长骨是暗白干燥的,不像虎骨那么油光发亮。横切面呈白色,骨腔约占骨厚度的1/2。骨腔内网状骨髓比虎骨少,颜色也浅。最好有四肢的骨骼重量和坚实度,去掉面筋。
化学成分豹子、云豹、雪豹的骨头中含有磷酸钙和蛋白质。鲍云4号骨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钙和磷的含量也很高。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豹骨醇提取物[FS:PAGE]30g(生药)/kg和60g(生药)/kg灌胃,1次1小时,***3次,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虽然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00g/(kg·d),连续灌胃8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但30g/kg剂量组作用不显著。此外,豹骨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类似虎骨的抗炎作用。
2.镇痛作用:豹骨乙醇提取物(60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灌胃法和热板法的痛潜伏期;60g/kg和30g/kg,口服,每12h,1次,***3次,显著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此外,有报道称豹骨的镇痛作用与虎骨、狗骨相似。
3.镇静作用:80g/kg豹骨乙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腹腔注射引起的小鼠睡眠数,但40g/kg剂量组增加不显著。80g/kg剂量组还能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小鼠的睡眠时间。豹骨、虎骨、狗骨的镇静作用无明显差异。
4.抗惊厥作用:豹骨乙醇提取物60g/kg经口给药4小时,再给1,分5次给药,使小鼠戊四氮致惊厥时间略有延长,但不显著,说明无明显抗惊厥作用。
5.毒性为80g/kg和40g/kg,经口给药65438±0次,每2h * * 5次,总剂量为400g/kg和200g/kg。给药后观察70%结果,未出现毒性反应或死亡,尸检未发现内脏异常。
理化鉴定表明,豹骨的骨骼中存在豹特异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抗原)由一定的肽段组成。多肽的表面氨基酸有少量决定或控制抗原和抗体的外源反应的抗原决定簇,俗称免疫特异性。通过结合和交叉吸收制备了用于免疫分析的DH-豹骨测定法[FS: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