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些中药的作用?
app应用
1.用于大便干结、积滞泄泻、热性便秘、实热苔黄。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用于热毒炽盛、血溢不止、目赤、骤痛、热毒疮疖。本品与黄连、黄芩、牡丹皮、赤芍同用。
3.用于产后腹痛,血瘀,月经失调,跌打损伤,瘀血疼痛。使用时必须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此外,大黄能清湿热,用于退黄,常与茵陈、栀子等药同用。若将本品研成粉末,还可作为烫伤和热毒溃疡的外用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大黄可减轻内毒素性低血压,清除氧自由基,降低再灌注时血浆、肺和小肠内源性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肠、肝、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引起的肠壁血管通透性增加,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临床上可用于防治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MODS等危重疾病中的胃肠功能衰竭。我们的经验:生大黄30克煎成100ml,灌肠或口服,100ml,1-3次/日,或灌肠和口服并用。直到肠鸣音恢复并开始降低。乡村医生
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排脓,敛疮生肌。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不思饮食、大便溏泄、中气不舒、泄泻不止、脱肛、崩漏便血、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肿难溃、慢性虚脱、血虚痿软、内热止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蜜制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治疗气虚、体虚、食欲不振引起便溏。
用法用量9 ~ 30g。
黄芩: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可用于治疗湿热、暑热所致的胸闷恶心、湿热胀满、腹泻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呕吐、痈肿毒疮、胎动不安等症。
临床应用
1.用于湿热、胸闷、口渴、腹泻、黄疸。湿热者,与滑石、砂仁、茯苓等同用。对于湿热泄泻、腹痛,相当于白芍、葛根、甘草。湿热蕴结所致黄疸,可与陈印、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可用于发热、高热、烦渴、肺热咳嗽、热盛溢血、热毒疮毒。治发热高热,常与黄连、栀子同用。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疹,可与生地黄、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热毒溃疡,可配伍金银花、连翘。
此外,本品具有清热安胎的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诸乳同用。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腹泻,痰多,头晕水肿,自汗胎动。
app应用
1.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饱胀,乏力,腹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配伍。消肿消肿可以等同于枳壳;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同用。
2.用于水潴留,痰多水肿。治寒阴可与茯苓、桂枝同用。治水肿,常与茯苓、大腹皮同用。
3.用于表示虚劳和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此外,还可用于预防妊娠,治疗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内热者可与黄芩配伍;腰痛可以等同于杜仲、桑寄生。
用法用量:6 ~ 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