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除了打针吃药怎么有效快速治好?
1.感冒中药方剂1-外感风邪,营卫不和,发热恶寒,汗出口渴,苔薄白,脉浮。治法为调和营卫,温辛解表方为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克,茯苓9克,鲜河北各3克,白贝3克,鲜莲藕1,水煎。依言,感风邪,营卫不和。所以看到发热、恶寒、出汗,就在桂枝汤中加入清香之品,祛风除秽,调和营卫,热退风邪解。【编辑本段】2。感冒中医2-风热感冒症状:发热,微咳,咽部红,小便黄,脉浮,舌红无苔。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和芦根4.5克。都说肺精脏,清虚,所以选方要淡清,不要重浊。这就是对待“上焦如羽,不清不举”的道理。此为风热感冒,故用桑菊饮、葱黑豆凉透表里,宣肺化痰。【编辑本段】3。感冒中医药方3-寒湿症状感冒两周,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部痒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白黄腻,脉浮。紫苏叶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枳壳3克、前胡3克、制香附3克、陈皮3克、炒莱菔子4克、薄荷3克、荆芥3克、甘草1.5克、葱3克。* *取65433。《内经》评注中说:“由表及里者,先治之,后调之。”这是感冒夹湿,所以治疗首先要缓解,其次是脾虚湿热。【编辑本段】4。感冒中医方子4-湿浊中上,胃肠气滞症状寒热重,头胀身痛,胸闷不咳,舌苔白腻如粉,脉沉滑,大便少。将苍术4.5克、藿香6克、厚朴4.5克、半夏6克、陈皮4.5克、石菖蒲2.4克、大腹皮9克、枳壳6克、生姜2片加水煎煮。按照说法,这个感冒是湿邪犯表里的综合征。湿邪束缚于肌表,卫阳沉郁于衣冠,温于表,所以恶寒重而发热轻,头胀身痛,湿浊中阻,气机失调导致胸闷,脉沉滑,舌苔白腻如积粉。故用苍术、半夏运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浊,厚朴、枳壳、陈皮理气,以助燥湿,生姜祛湿。防湿散热,加黄芩、赤苓清热渗湿。表里之湿解除,症状自愈。【编辑本段】处理方法1。祛风解表的基本治法。手太阴、手阳明经、督脉为主。主穴缺失,合谷大椎太阳风池配穴冰冷冰冷。加曲池、赤泽、大鱼际;鼻塞者,加迎客香;因体虚而感冒者,加足三里;喉咙痛的,少加商;如果全身酸溜溜的,加个柱;湿者,加银陵泉;那些在夏天中暑的人将被加入委员会。毫针泻法操作要点。风寒感冒,大椎灸;风热感冒,大椎刺络拔罐。在配穴上,足三里补或平泻,少上、委中刺放血,其余穴泻。方毅感冒是外感邪气侵袭肺卫所致,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所以选择手太阴、阳明经,祛邪解表。督脉掌管全身的阳。温灸大椎穴,可通阳散寒。刺络放血,可清热祛邪。风池是足少阳经和阳卫经的交汇处,阳卫经为苦、寒、热。所以风池既能驱散风邪,又能配合太阳穴清脑。2.其他疗法(1)拔罐选取大椎、沈竹、大榭、舒菲,拔罐后离罐15分钟,或采用拔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感冒。(2)挑络拔罐法选取大椎、风门、沈竹、舒菲,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取,使其自然出血。出血点颜色变淡后,穴位加拔罐,留罐10分钟,即可,清洗局部,再次消毒针眼。此法适用于风热感冒。(3)耳针选用肺、内鼻、下屏尖、额部,采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和扁桃体,毫针疗法。3。感冒的其他治疗方法1。应用疗法取2片大蒜与面粉混合做成圆锥形,塞入人的鼻孔(两侧交替),每次放置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开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2.外治:取葱白30克、生姜30克、盐5克,捣成糊状,加白酒适量调匀,用纱布包好,擦在胸、背、肘、腋窝、手、脚上。一般有解表祛邪的功效。摩擦后15分钟左右会出现出汗,感冒症状可以缓解。3.食疗取紫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入茶杯中,倒入开水200-300毫升,盖好浸泡10分钟,再放入红糖15克拌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祛邪的功效,适用于初感冒、恶寒、无汗、头痛者。4。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择口服中成药治疗感冒,毒副作用小,简单,不影响工作,符合循序渐进的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药物,我们不能盲目选择,一定要根据症状来使用,否则不仅无效,还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选择方法。1,风寒感冒。症状为恶寒、轻度或无发热、头痛、鼻塞、流鼻涕、喉咙痒、咳嗽。此时应选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九味羌活丸、苏神李飞丸、宣彤李飞丸,而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灵翘解毒丸、灵甘阳感冒片不能选用。误用会加重病情或延迟愈合。2、风热感冒。症状为严重发热、轻度恶寒、头痛、咽喉红肿痛或胀痛,或口干、咳嗽、痰黄稠。此时应选用辛凉解表药,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灵甘阳感冒片、灵翘解毒丸等,但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力肺丸、通玄利肺丸等。误用会导致体温升高,咽喉痛加重。3、感寒湿凝滞寒。外感风寒表证,发热恶寒,体温低,头痛,内有痰湿,胃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选用藿香正气水溶液或藿香正气水等能解表湿的药物,保和丸、山楂丸不宜服用。4、双表情冷。症状为热盛恶寒,头痛头晕,口苦口干,咽痛,便秘,小便涩涩。此时应选择表里兼治的药物,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童生丸等。5、气虚寒。症状表现为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平时易出汗,畏寒,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热,流鼻涕,持久不散,或反复感冒。此时使用普通感冒药效果不佳,应选择补中益气丸。5。中药方剂(1)血虚外感的辨证。用辛凉药治标。方明桑枝茅根汤由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纯连翘9克、苦桔梗9克和生甘草9克组成。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源头在南方寒冷。(2)辨外感病中的致病与毒。治汗解表,清热解毒。方明唐。由青蒿6克(下)、柴胡12克、桔梗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金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组成。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陈炯反抗的根源。(3)外感风热的辨证。治疗方法为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明印·唐智。它由金银花12g、连翘12g、栀子10g、薄荷5g、牛蒡子10g、桔梗6g和甘草6g组成。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出处是朱光华。(4)外感阴虚的辨证。治阴清热,宣肺解毒。方名叫蓝迪汤。包括板蓝根50克、生地50克、麦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蜕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日三次。来源是的程。(5)辨证分型,湿邪犯表,内抗脾胃。治疗方法: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理胃肠道。。方明火三浦仁堂。由广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薏苡仁12克、砂仁3克组成。用法:水煎服,1次,每日2次。来源孙克勤方。(6)外感风寒的辨证。治辛热解表。方明静防排毒汤加减。它由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0克、独活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下)、生姜2片、杏仁10克、紫苏叶9克组成。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从源头闻鸡食谱。(7)“寒火”寒有内热外寒。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教授创造了“感冒合剂”。具体处方如下:炙麻黄6g杏仁10g石膏30g甘草5g柴胡10g黄芩10g板蓝根15g金银花20g羌活10g紫苏叶10g薄荷6g病名。指风寒等外邪或季节不当引起的疾病。见丹溪心法温和寒。《医理真传》卷一:“夫病而言外感,则邪气由表入里。什么是局外人?风、寒、夏、湿、燥、火、六淫。”临床上分为轻重、寒热。《证治精要》卷二:“寒为病,亦有风寒证两种,为外感伤寒初轻者,故名寒。”临床上常见恶风恶寒、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头痛、全身酸痛,或发热、咳嗽,或咽喉痒、咽痛。对于伤风感冒,宜用辛味药温表,用葱黑豆汤、方静败毒散等方剂;风热感冒者,宜用辛味药解表,如银翘散、桑菊饮等。体虚者感冒,宜饮苏神。流行趋势感冒的人,也叫季节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严重。齐严嵩集:“凡寒症轻治,疏于医治,饮食不节制,使病轻而重……”建议医生和患者不要低估这种疾病。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尚感冒。还有:感冒对感冒有个俗称。李仲子提出用消风散、肾舒散、川芎调茶散治疗四时感冒、感冒头痛、鼻塞重、发热恶寒。如果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唾液黏稠,可以选择桑菊饮、银翘散、苏星散。如果看到畏寒甚至口渴、心烦、便秘、脉搏加快,可以加减清凉饮料。6、减肥法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了可以加果汁或者茶来调节口味。2、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块,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加入适量红糖。每次200ml,一天两次,服用三四天即可痊愈。3、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入1升水,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至40摄氏度,加入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少量饮用,每日数次。4、姜丝萝卜汤:姜丝25克,萝卜切片50克,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入适量红糖。每次200ml,一天1-2次。5、葱蒜粥:取洗净的葱10,切碎,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粥。每次150ml,每日两次。6、洋葱饮料:洋葱1,切碎,加入鲜牛奶250毫升,煮沸,自然冷却,加入适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7、姜可乐:鲜姜50克,加可乐1000毫升,煮沸,热饮,每次100毫升,每日数次。8、橘皮冰糖饮:鲜橘皮50克,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为茶。9.银华薄荷饮料:银华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先将金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再加入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入适量糖,温服,每日3-4次。注:1。感冒的早期症状与某些传染病的症状相似,临床上要加以鉴别。2.感冒流行期,针刺足三里(双),每天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7.取薄荷、川芎、白芷、黄芩、芒硝、猪牙皂、硼砂6克,阿莎丽、雄黄各2克,研成粉末,加入冰片2克,麝香0.5克,研细均匀。用法:将所有药物研成细末,用手指蘸取适量擦鼻涕,或用干净的棉花卷成条状,将药粉蘸在鼻子里轻轻转动,使药物粘在鼻粘膜上,即拔出棉签使其打喷嚏。2.取草食鹅、闹羊花、阿莎丽、冰片等份,研成粉末混合均匀,用纸管吹入鼻内,即可打喷嚏。3.取野菊花、白芷、连翘、大青叶、薄荷、藜芦,研成粉末混合均匀,每日一次,吹入鼻中取喷嚏。非药物防治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疗法。目前只能对症治疗,让它逐渐自愈。本文介绍了几种奇特的疗法,读者不妨一试。1,喝鸡汤:美国两个临床医学中心报道,喝鸡汤可以抑制咽喉和呼吸道的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咳嗽、咽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鸡肉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能增强咽部的血液循环和鼻腔液体的分泌,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2.多吃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对预防和治疗感冒有独特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挤出半茶杯汁,生姜捣碎,挤出少量姜汁,加入糖或蜂蜜,调匀,然后倒入开水中作为饮料,一日三次,连用两天,可清热解毒,散寒防感冒。3、糖姜茶饮:由于感冒多为外感寒邪,常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和关节痛,甚至畏寒、发热等症状。可以用适量的红糖、生姜、红茶熬汤喝,每天1-2次,既能暖身祛寒,又有很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4.少吃盐:实验证明,少吃含钠的盐,可以增加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和咽喉黏膜上皮细胞,使其分泌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和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将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裨益。5、服用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天早晚服用两次,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感冒等病毒性疾病。6.拿酵母来说:加州大学的达斯古普塔教授在实验中发现,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种成分,可以阻止感冒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繁殖和传播,可以治疗普通感冒,但对流感无效。7.多吃调味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认为,生姜和干辣椒有助于人体排出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国癌症研究所不久前透露,大蒜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做菜的时候多加点调料,可以让感冒早点恢复。8.醋滴鼻熏蒸法:将醋用凉开水稀释后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个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在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醋可以杀死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感冒流行期间,醋滴鼻液有可靠的预防作用。此外,醋熏蒸还可以治疗感冒,即将100克的醋熏蒸在灶台上,不仅使室内立即散发出香味,还能使醋分子漂浮在空气中,杀灭室内感冒病毒,可以有效预防感冒。感冒流行期间,最好每天熏蒸食醋1-2次。9.搓手:由于手的拇指根部(医学上叫大鱼际)肌肉丰富,手掌一伸,明显突出,占据手掌很大面积。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天擦对改善容易感冒的体质大有好处。方法是:双手搓大鱼际至热。搓就像用手掌搓花生米的皮。一只手固定,转动另一只手的鱼际,双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反方向摩擦,大约一至两分钟,整个手掌会发热。这样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可以增强体质,所以不容易感冒。10.按摩鼻翼:双手微微握拳,用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按摩鼻翼两侧。每天早晚各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肿发热为度。一种方法可以改善鼻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黏膜细胞分泌,通过纤毛的“定向摆动”排出感冒病毒及其有害代谢产物。11.穴位按摩:用两个物体的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用一个手指)按摩鼻腔通道、项英、流鼻涕等穴位后,用鱼骨点周围的肌肉区,从项英点到唐寅点,摩擦鼻腔两侧的冷感区。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发热,使这两个部位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这样可以防止寒气入侵,把敌人挡在门外。12,针灸治疗:中国的针灸对感冒还是挺有效的。感冒时尽早去针灸,可以立即缓解鼻塞头痛,使升高的体温在一昼夜后逐渐恢复正常。因为针灸是通过经络的调节来增强体内的免疫功能,所以疗效可靠。治疗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唐寅、风池、项英、合谷和外关。留针15分钟,每天一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13、多睡觉: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觉时,体内的细菌可以产生一种叫做“胞壁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加速感冒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恢复。所以建议睡眠也是一种治疗,尤其是对感冒。14.呼吸蒸汽:在大杯子里放一杯开水,脸靠在上面,对着上升的热气做深呼吸运动,直到杯子里的水凉了为止,每天几次。这种方法对治疗感冒,尤其是初感冒有效。15.冷水洗脸:这种方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继续,以增强其适宜性。每天早晚用凉开水洗脸,可以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和抗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